本报讯
新春佳节将至,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四季非遗购物月”的部署要求,结合“文旅惠民促消费 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工作安排,于近日组织开展了“非遗年货购物月”活动。此次活动面向全省征集了150款既时尚又接地气的非遗年货促销好物,并在2025“多彩四季”安徽非遗嘉年华第一季暨非遗过大年的启动仪式上,发布了30款非遗精品好物,为市民带来了丰富的年货选择。
在非遗美食方面,安徽省的多项省级、市级非遗项目纷纷亮相。亳州市的“一闻香糕点制作技艺”、宿州市的“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阜阳市的“水晶羊蹄制作技艺”、六安市的“徐集花生糖制作技艺”、马鞍山市的“采石矶茶干制作技艺”、铜陵市的“汤沟茶干制作技艺”等,都是市民们耳熟能详的传统美食。此外,淮北市的“淮北花馍”、蚌埠市的“蜜角制作”、滁州市的“琅琊酥糖制作技艺”和“木榨油制作技艺”、芜湖市的“曹山期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以及蚌埠市的“蚌埠传统酱料制作技艺”等,也在此次非遗年货购物月中大放异彩,让市民们品尝到了地道的安徽味道。
非遗美品方面,安徽省的绿茶制作技艺备受瞩目。其中,“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和“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作为人类非遗项目,展示了安徽绿茶的独特魅力和精湛技艺。此外,亳州市的“蒸馏酒酿造技艺(古井贡酒酿造技艺)”、淮北市的“口子窖酒酿造技艺”、马鞍山市的“横望山米酒制作技艺”以及池州市的“红茶制作技艺(池州润思)”等,也为市民们带来了醇厚的酒香和茶香。
在非遗美礼方面,安徽省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更是精彩纷呈。合肥市的“纸笺加工技艺”、阜阳市的“界首彩陶烧制技艺”、芜湖市的“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宣城市的“宣笔制作技艺”、安庆市的“陶器烧制技艺(痘姆陶器烧制技艺)”以及黄山市的“歙砚制作技艺”等,都是极具收藏价值的非遗艺术品。此外,合肥市的“童寿记木板年画”、宿州市的“砀山梨膏糖制作技艺”、淮南市的“寿州窑陶器制作技艺”、宣城市的“榔桥木梳制作技艺”、六安市的“竹编(王河舒席)”以及淮南市的“寿州香草制作技艺”等,也为市民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新春礼物。
此次“非遗年货购物月”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们的年货选择,更推动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据了解,未来我省将继续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非遗,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报记者 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