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中国,生机勃勃。乙巳蛇年的春节假期结束,人们纷纷开始告别家乡,踏上新一年的奋斗之路。
“新的一年,撸起袖子加油干!”来自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张新镇的彭良友在高铁临泉站务工候车专区振奋地说道。近日,来自临泉县的 802 名务工人员乘坐 G7499 次高铁,奔赴拼搏梦想的务工地。
“工地正月初五就开工了。”皮肤晒得黝黑的彭良友在外务工已有25个年头,常年在杭州及周边建筑工地干活,从事扎钢筋工作。妻子何梅在老家负责照顾孩子,开了一间小型超市。“为了更好的生活,今年加把劲儿,争取年前攒出一套房子的首付。”48 岁的彭良友抿了一下嘴,透过窗户望向不远处的家乡。
节后的临泉站挂满火红灯笼和中国结,车次大屏中间滚动播放着“恭祝广大旅客新春快乐”字样,宽敞明净的候车室摆放着许多绿植,手机充电、饮水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候车室旅客三五成群,候乘秩序井然。
“以前节后外出务工,费尽周折,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乘坐高铁,仅 6 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温州,之前都不敢想象。”家住临泉县宋集镇的王家顺介绍,曾几何时,他一路颠簸,乘坐近 2 小时的县里大巴车到阜阳,然后辗转 20 多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温州。“那个时候的春运,不仅得彻夜排队买票,而且阜阳站候车室、站前广场更是人头攒动,甚至被‘挤’得双脚处于悬空,根本没有上厕所的空隙,登车都是被‘推’上去的。”谈起昔日春运,他脑海中浮现曾经熙熙攘攘、人潮涌动的画面。
临泉是全国人口第一大县,也是全国著名人力资源城市,每年赴珠三角、长三角务工人数居多。自 2019 年底,郑阜高铁开通后,临泉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高铁缩短了时空距离,外出务工更加便捷。而G7499次更是临泉外出务工“热门”列车,春节过后,每天都会有 800 余人乘其奔赴杭州、温州地区返岗就业,成为临泉家喻户晓的“致富专列”。
为服务好务工人员,让他们温馨、便捷乘坐“专列”返岗就业,车站在关键位置张贴引导标识,优化乘车流线,设置安检、检票专用通道和务工候车专区。“颍州情”雷锋服务站配齐装有捆扎绳、胶带等生活物品的便民服务箱,装有感冒药、创可贴等医药用品的爱心医药箱,以及爱心雷锋车,方便旅客取用。同时联合临泉县文旅部门,为务工人员发放装有食品、饮用水等物品的“返岗能量包”。
“我们还组织 10名党员突击队成员、20 名青年志愿者在进站口、安检口、站台等重点位置做好候车引导、行李搬运等服务工作,助力务工人员温馨出行。”临泉站站长陈志峰说道。
“临泉杂技真是一‘绝’!”王家顺忍不住夸赞。他常年在温州从事对外贸易工作,一年回家也就一两次,在车站竟然勾起了小时候的记忆。在印有“欢送务工人员乘坐(临泉—杭州温州)返岗列车”的展板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泉杂技节目在务工候车专区表演,“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现场热闹非凡。
“过了正月十五,妻子和小孩也要奔赴温州生活,家里仅留老母亲一人。”谈及此,王家顺有些愧疚,然后解释道,“手里有些做服装生意的经验,现在家乡建设越来越好,已经有在家里创业的想法。”
“明年有可能不打算出去了,就在家乡发展。”来自临泉县鲖城镇的强宇华对未来生活有了新的谋划,他在温州一家铝压铸厂工作,妻子是苏州服装厂的一名缝纫工。
“类似的企业已经有在阜阳落地的案例,我们单位也计划来临泉地区调研,有可能在当地建厂。”他对此计划充满憧憬和期待,随后,眯着眼笑道,“刚才我也帮妻子登记了就业信息,临泉县有一家服装公司招聘缝纫岗位,工资福利虽然比苏州低一些,但离家近,离父母近,可以多陪陪孩子。”
为做好务工人员社保、就业服务,临泉县人社部门在务工候车专区设置信息咨询台,宣传异地社保、养老保险等政策,推送企业招聘信息。此外,车站还组织临泉县华源医院专家现场问诊,科普常见病预防知识,为务工者健康“保驾护航”。
“出发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在车站广播G7499次列车检票的循环声下,强宇华背起鼓鼓的双肩包,手提装满“布袋”、油馓子、红薯片的红色袋子,在车站工作人员指引下,和奔赴梦想奋斗的“老乡们”,共同迈向“逐梦列车”。
(张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