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根据近日住建部通报的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试点任务完成情况,亳州市和广州市、长沙市等 11 个地区率先全面完成改革试点任务,这标志着亳州市迈入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第一梯队,全国领先。
据悉,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用地、设计、施工到验收、运维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是住建部力推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2023年10 月,亳州市入选住建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 27 个试点地区之一,是安徽省唯一试点城市。今年 2 月,亳州市改革试点工作入选全国住建系统“数字住建”建设典型案例。
在集中攻坚过程中,亳州市建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已形成“一套标准体系、一个管理平台、一座数据中心”的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亳州模式”,并创新打造了数字工程、数字城市、数字住房、数字楼盘、数字名城、数字村镇等六个应用场景。
亳州市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目前已实现工程审批“一条龙”,即通过并联审批、数据共享,实现办理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审批流程极简化。并开发了相应的应用场景,运用物联网、AI、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在建工程智慧监管体系。目前,已初步实现对扬尘防治、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进行“非现场”监管,人脸识别验“证”,实现“实人制”管理,工资发放“动态监控”,质量检测“可追可控”,安全隐患识别快,监管过程可追踪。
此外,亳州市住建局还利用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搭建城市体检子系统,建立“1+N+X”共计 75 项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建成城市体检数据库,以城市体检平台数据作为城市更新行动重要依据,利用平台指挥调度城市更新项目,系统推进“城市病”治理,让老旧小区、老旧街区更新提质。
亳州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亳州市还将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广泛应用到住房、村镇、项目建设等领域,以数字赋能为突破,着力赋予“数字住建”更深层次的内涵。
(刘景侠 马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