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 月 24 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 年,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部署,锚定“推动法治安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发展目标,立足“一个统抓、五大职能”的履职定位,讲政治、厉法治、护稳定、促发展,形成了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无证明城市”建设、六尺巷工作法等一批牵引性、率先性、标志性的法治成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法治力量。
2025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将紧扣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战略定位,认真落实“新春第一会”精神,坚持“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法治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干字当头、创先争优,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气神使劲往前赶、奋力走在前,努力在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深化改革、服务民生改善、服务社会稳定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突出良法善治,让制度供给更加精准。紧紧围绕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省级层面2025年拟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5件、制定修改省政府规章5件。健全立项论证、项目储备、立法协调等机制,加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法供给,推动开展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立法研究。深化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拓宽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渠道;推动出台安徽省政府立法审查办法,强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公平竞争审查等衔接协同,确保政府立法“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突出依法行政,让政府履职更加规范。统筹推进实施全省政府系统依法行政能力提升行动,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大调研,积极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地区(项目)。强化合法性审查刚性约束,防止政府重大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等“带病”出台。加强“府检”联动,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实现对执法行为全方位、常态化监督。深化“府院”联动,巩固拓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成果,进一步提高主要负责人的出庭应诉率,推深做实行政案件“以案说法”、“以案促改”,推动政府系统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改进行政行为。
突出守正创新,让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巩固提升行动,清单化推进年度重点任务,确保我省法治环境保持全国前列。优化涉企立法征求意见机制,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扩围实施“免申即享”惠企政策,让企业更加有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牵头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并在芜湖市开展“综合查一次”试点工作,拟于今年下半年在全省推广着力构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营商环境。
突出定分止争,让矛盾化解更加有效。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将调解贯穿行政复议办案全过程,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行政裁决、行政调解等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配合,全面推行“在线复议”,积极促成案结事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六尺巷工作法”,建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推动“一站式”特色解纷体系与综治中心建设相融合,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各类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突出多元高效,让法治服务更加惠民。以深化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对标打造“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获取优质法律服务。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做实普惠性公共法律服务,加强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深化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在更大范围实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让群众办事“跑腿”越来越少、体验越来越好。(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