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理咨询师,你是否会联想他们会读心术,一眼看穿你的内心世界?又或者会想象他们通过催眠,挖掘你深藏的秘密?
“心理咨询是一个把人变得更好的过程。”事实上,心理咨询并非如此神秘,霁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霁航)的心理咨询师王恒毅用一句话揭开了心理咨询师的面纱——帮助来访者逐步建立起更健康、更积极的生活方式。
日前,记者走进了合肥市包河工人文化宫 4S 健心馆,探访这个为职工心灵提供庇护的港湾,感受心理咨询的温暖与力量。
“心理咨询是一个陪伴和成长的过程”
“您请先坐下,喝杯茶,先静一静。”4S健心馆里,王恒毅一边面带微笑地耐心倾听,一边轻声细语地开导着前来做沙盘游戏的职工梁庆(化名)。
4S 健心馆位于工人文化宫二楼,设有接待评估室、正念冥想室、心理咨询与沙盘室、睡眠治疗室等。舒适的沙发、蓬勃的绿植、暖色的灯光……这里没有传统心理咨询室的冰冷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
梁庆在沙盘上搭建自己的世界时,王恒毅耐心地在一旁观察。待沙盘完成后,他才进行简单的分析,向他解释有焦虑情绪是正常的,并建议他可以通过运动、散心等方式调整心态,逐步缓解压力。
王恒毅介绍,来这里咨询的主要是职工群体和青少年。针对不同的人群和问题,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除了传统的一对一谈话外,4S 健心馆还提供团体辅导、家庭关系指导、沙盘游戏等,以及将心理服务与科技化设备结合的睡眠改善、正念训练、心理体检等服务。“如果来访者只想倾诉,我会选择和他坐下来聊一聊;如果对方不想说话,我会推荐他去正念冥想室,跟着训练仪放松身心;或者去沙盘室玩一玩小游戏。”王恒毅解释道。
“心理咨询是不是找一个人聊聊天,谈谈心,发泄一下情绪?”面对记者的提问,王恒毅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心理咨询不单是聊天倾诉,而是一个陪伴和成长的过程。心理咨询师会帮助来访者整理情绪,陪着他们看清困扰背后的真正原因,一起找到应对方法。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在心理咨询领域的应用也引发了讨论。对此,王恒毅认为,AI 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和临床诊断的有力辅助工具,但目前它无法完全取代心理咨询师。“AI 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感知来访者的情绪,缺乏有温度的共情互动。我们是一个有温度的职业,会与来访者建立安全的关系,通过共情和互动来疗愈他们的内心。”
“走进心理咨询室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心理咨询是身心健康生活的一部分。霁航项目主管刘夏艳告诉记者:“当时取名为‘健心馆’,就是想让大家觉得走进这里,就像走进对面的健身房、楼下的游泳馆一样,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你只是来这里找我喝了一杯茶,给‘心灵’做了个拉伸。心理咨询师如同专业教练,用心理学方法帮你识别情绪卡点、重塑思维模式。”
在心理咨询行业深耕 6 年的王恒毅表示,社会大众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越来越清晰,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但依然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咨询,其实不然。“抑郁情绪每个人都有,当你感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人际关系紧张,或者遇到难以抉择的人生困惑时,都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强调,心理咨询适用于各种程度的心理困扰和生活压力,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波动、人际冲突、职业压力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心理健康工作备受关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体现了国家对全民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视。
作为职工的“娘家人”,包河区总工会发挥工人文化宫阵地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与霁航合作,提供场地,布置室内环境,购置心理服务设备,建成了这个心理咨询室。霁航则为职工群众提供心理咨询、解压、疏导等公益服务。
“职工有需求,工会有行动。工会一直都很重视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工人文化宫建一个心理咨询室,不仅是为了扩大服务覆盖面,为职工提供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更是希望能潜移默化地让职工群体意识到,出现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帮助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和选择。”包河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采访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区总工会还经常开展心理服务下基层活动,邀请霁航的心理咨询师去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地,为外卖员、快递员、大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心理健康主题讲座、主题团辅、一对一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测评等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项目。
乌云终将散去,天空必定晴朗。“人要懂得悦纳自己,接受自己。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低谷,但我们愿意倾听你的故事,陪伴你走出阴霾,迎接阳光。”王恒毅期待,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正视心理健康问题,勇敢地走进心理咨询室,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让心灵找到温暖的港湾。(本报记者 胡佳佳 梁晴晴 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