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3-2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一树榆钱摇乡愁

    摘要:在老家的小院里,有一棵古老的榆树,枝繁叶茂,岁月在它那粗糙的树皮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每当春风拂面,那满树的榆钱便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小时候,我常常站在榆树下,仰望着一串串榆钱,它们在风中

  • 增压泵

    摘要:周末,回了趟小镇上的老宅子。许久未归,屋里蒙尘一片,于是打开灶台下的自来水闸阀,取水洗尘。刹那间,我发现了多年不用的配套在闸阀处的那台增压泵,过往的记忆涌向脑海。那是三十年前,我刚到新单位就分到了一套

  • 古镇春色

    摘要:阳春三月,大地一片生机,应朋友之邀前往肥西县三河古镇。一下车就被五光十色的景致所迷住。宽阔平坦的道路如一缕飘曳的彩带环绕着美丽的古镇,熠熠生辉。伫立于街道两边的建筑,有的雄伟壮观,有的精巧别致,如百花

  • 室有兰香

    摘要:室有幽兰次第开,朵朵冰清玉洁,茎细瓣净,色泽浅绿。兰花窈窕多姿,叶态优雅,花素而不艳,香幽而气清。古往今来,君子风范的幽兰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偏爱,宋代王贵学赞其曰:“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

  • 春韵

    摘要:

  • 一座山,见证一座城

    摘要:小南山,没有巍峨入云的雄姿,也没有奇峰险峻的磅礴,却以其质朴无华的姿态默默守望着这片土地的每一次变迁。它的名字简单而直白,却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它与蚌埠这座城市紧紧相连。它仿佛一位邻家老者,用温暖的目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树榆钱摇乡愁

   期次:第8545期   作者:□魏益君

在老家的小院里,有一棵古老的榆树,枝繁叶茂,岁月在它那粗糙的树皮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每当春风拂面,那满树的榆钱便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小时候,我常常站在榆树下,仰望着一串串榆钱,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召唤我。我会小心翼翼地摘下几串,放在手心里,感受它们那特有的清凉和滑腻。那时的我,总是对榆钱充满了好奇。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逐渐了解到榆钱的含义。在老家,榆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生活的寄托。每当春天来临,村民们便会摘下榆钱,用来做各种美食,如榆钱饼、榆钱糕、榆钱粥等,每一种食物都充满了家的味道和温暖。

记忆中,奶奶做的榆钱饭最好吃。每当榆钱盛开之际,奶奶便会忙碌起来,为我们准备香气四溢的榆钱饭。

榆钱饭,简单而质朴,却蕴含着奶奶深深的爱意。每当榆钱成熟的季节,奶奶便会在清晨的薄雾中,细心地采摘那些鲜嫩、翠绿的榆钱,手法熟练而轻柔。回到家中,奶奶会用清水将榆钱洗净,然后切碎。她总说,榆钱要切得细,这样煮出来的饭才更入味。随后,她将切好的榆钱与大米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放入灶上的锅中,用小火慢慢炖煮。

在等待的过程中,榆钱的清香渐渐弥漫整个厨房,让人不由自主地垂涎欲滴。每当这时,我总会围在灶台旁,眼巴巴地盯着那锅香气四溢的榆钱饭。终于,当锅盖被轻轻掀开,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绿油油的榆钱点缀在洁白的米饭之间,宛如一幅春天的画卷。我迫不及待地盛上一碗,细细地品味。榆钱的清香与米饭的甘甜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美味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在榆钱的摇曳中,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品尝到了家的味道。而奶奶,便是这一切美好背后的默默付出者。她用自己的双手,为我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回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家的小院和那棵古老的榆树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我离开了故乡,来到了繁华的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在那里,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却再也找不到那份属于榆钱的乡愁和温暖。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老家传来的消息,说小院里的那棵老榆树,因为搬迁不久就要被砍伐了。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哀伤。我决定回到老家,去看看那棵榆树。

当我站在小院的废墟前,看着那棵依然挺拔的榆树,我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那些关于榆钱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却又如此遥远。

后来,我欣喜地了解到,那棵老榆树不是砍伐,而是要被移栽到新建的社区里。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亮堂了,那棵老榆树不仅仅有了新的家,而且作为一棵“乡愁树”,永远地栽在我的心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