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0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漳湖的春天

    摘要:春季,走进望江县漳湖镇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漳湖镇回民村,已今非昔比。在这片长江与雷池大地交汇的沃土上,漳湖的春天,总是来得格外隆重。当第一缕春风轻轻拂过那片万顷油菜花田时,仿佛大自然吹响了春天的号角。

  • 梨花风起正清明

    摘要:梨花是被清明捧在手中的花。它的白要比梅花少几分厚实与明艳,白得娇弱,白得柔软,就连花瓣都是微微向内弯曲,像是不经意间就会低垂下的眼睑,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露出几分忧伤与惆怅。“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

  • 茶香润心

    摘要:我的家乡地处皖浙交界的大山深处,这里山灵水秀,气候宜人,盛产茗茶。漫山遍野的青青茶棵,守护着全村百姓的繁衍生息。室内,茶香终日氤氲润心;窗外,漫山茶棵终年青青。作为茶乡农民的儿子,我对青青茶棵充满了无

  • 最美人间四月天

    摘要:四月,春色已深。山峦笼罩在烟青色中,恰似宣纸上的一滴墨渐渐晕染开来,洇出朦胧且柔软的边线。四月的门扉刚刚开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的清明节即来叩响。尽管各地的习俗不尽相同,但扫

  • 摘要:花间舞方华/摄

  • 春日黄泥

    摘要:春日的黄泥古镇,像一卷被时光浸染又不断续写新篇的绢帛。我踏着青石板走进老街时,檐角的风铃正与穿堂风私语。这些传统民居,砖瓦间沉淀着数百年的烟雨,又让历史与现实在此微妙共振。一位老大娘坐在门墩上剥豆角,

放大 缩小 默认

茶香润心

   期次:第8550期   作者:□洪波

我的家乡地处皖浙交界的大山深处,这里山灵水秀,气候宜人,盛产茗茶。漫山遍野的青青茶棵,守护着全村百姓的繁衍生息。室内,茶香终日氤氲润心;窗外,漫山茶棵终年青青。作为茶乡农民的儿子,我对青青茶棵充满了无尽的感激,常从悠悠茶香中感悟着生活的点点滴滴。

小时候,觉得喝茶只是为了解渴。随着阅历的增加、脑中知识的丰富,我才逐渐悟出了喝茶的真性味。

许多文人骚客对茶有着深深情愫,因而留下了颇多与茶有关的诗词歌赋;寻常百姓对茶也十分喜爱,遂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俗语、谚语、山歌、茶调,成就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茶文化。

书海泛舟,网络漫游,吟咏茶叶的楹联、诗词多如茶乡那漫山遍野的青青茶棵。“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我最青睐的这副茶联,在我很小的时候,长辈就已教我诵读过,后来又在书上多次阅读到。每遇觥筹交错之时,我常以茶代酒敬宾待友。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喜欢宋人杜耒这首《寒夜》诗的人,定然不在少数。寒夜客来,炉火初红,扫雪煮茶,良朋知己,围炉品茗,月下赏梅,清雅之趣,令人向往!初读其诗,便欣然提笔用心抄录,压在书桌玻璃下,时常吟之品味雅兴。

茶是有味道的,自古就有“禅茶一味”的说法。一杯清茶入口,茶味虽各具差异,但都能收获缕缕温馨。不喜喧闹的我,最愿与好书相伴,在浅斟慢饮茶水之中,不禁如痴似醉。鲁迅先生在散文《喝茶》里写到:“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老子说:“道法自然。”饮茶之道,也是一种自然的回归,抛开功名利禄、世间尘埃。一壶茗香,就是一份心情、一种境界、一段人生。我在各级报刊上收获的一行行文字,都离不开缕缕茶香的浸润。倘若缺失了茶香,即使偶有收获,其粒粒果实也未必饱满。

茶是香浓的,缕缕茶香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感悟着人生哲理。好茶来自远离城市喧嚣的山峦之上,那里常年云蒸雾绕。青青茶棵,需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霜雨雪的洗礼。嫩芽离开青青茶棵,并非生命的终结。在杯里沉浮的茶叶,能瞬间改变开水的色味。从茶棵上的一片绿芽,到杯壶中升起的缕缕茶香,其间经历了数道工序。茶之妙品,我想应为天地精华与茶农辛劳的结晶。

夜深人静,茶香氤氲满室,我不禁在键盘上敲击着一行行文字,抒发着悠悠茶情。千言万语诉不尽的是我对家乡茶的这份浓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