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0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春之韵章

    摘要:立春,关不住的春意开始一个劲地欢闹布谷鸟婉转缠绵的啼啸雨水因此淅沥飘摇麦苗含翠,油菜流金那是土地舒展的眉梢惊蛰雷催醒满城花苞春风春雨赶集般奔跑踩着春分轻快的步调半程晴光,半程泥沼春云偶尔也会迷道没有谁

  • 似浮萍的根须

    摘要:2009年中秋,经历两次手术的母亲最终还是走了;瞬间老去的父亲便就近随二哥生活。饭后,父亲总要回到隔壁的老宅里去,在厢房母亲的遗像旁,一个人静静地看书、阅报。失去了母亲与烟火的老宅,从此就变得异常空荡

  • 齿轮咬合处的春天

    摘要:调度科的白板上,红色加急订单如同跳动的火苗,灼得人心里发慌。总装车间的日光灯彻夜未熄,流水线吞没着零件,却仍吐不出足够的成品。晨会上,主任的烟灰在不锈钢杯沿抖落:“后勤部抽调五人,即刻支援一线。”名单

  • 舌尖上的清明

    摘要:在舌尖之上,清明演绎出一场独特的味觉盛宴,每一道与清明相关的美食,如同跳跃的音符,编织出这个时节的美妙旋律。青团,无疑是清明美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抹绿意。制作青团,第一步便是采摘鲜嫩的艾草。清明时节,艾

  • 薪火相传:一位老兵的精神远征

    摘要:寒意渐退,合肥市安居苑小学教室里,阳光静静地洒在洁净的地面上,陈相珍胸前的勋章在春日的暖阳里泛着微光。孩子们踮着脚尖举起提问话筒,像春天竹节拔高时的清脆声响:“陈爷爷,打仗的时候您怕过吗?”老人略显沧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上的清明

   期次:第8551期   作者:□王玉美

在舌尖之上,清明演绎出一场独特的味觉盛宴,每一道与清明相关的美食,如同跳跃的音符,编织出这个时节的美妙旋律。

青团,无疑是清明美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抹绿意。制作青团,第一步便是采摘鲜嫩的艾草。清明时节,艾草在田间地头肆意生长,叶片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采回的艾草仔细清洗,而后放入沸水中焯煮,去除苦涩味,接着将艾草与糯米粉充分融合。馅料丰富多样,有香甜细腻的豆沙馅,有咸香可口的蛋黄肉松馅,还有独具特色的荠菜馅。将馅料包入青团皮中,轻轻搓圆,放入蒸笼。随着蒸汽袅袅升腾,那清新的艾草香与馅料的香气相互交织,弥漫在整个屋子。一口咬下,软糯的外皮在齿间轻轻破开,甜而不腻、咸香适中,每一口都饱含着春天的气息。

“清明螺,赛肥鹅”。在江南水乡,清明前后的螺蛳,肉质最为肥美鲜嫩。螺蛳的做法多样,最常见的便是酱爆螺蛳。将螺蛳剪去尾部,放入清水中,滴入几滴香油,让螺蛳吐尽泥沙。锅中倒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加入螺蛳快速翻炒,待螺蛳壳微微张开,倒入料酒去腥,再加入生抽、老抽、豆瓣酱等调料,翻炒均匀。最后,加入适量清水,焖煮片刻。出锅后的螺蛳,色泽红亮。用嘴轻轻一吸,螺蛳肉便滑入口中,那鲜美的滋味顺着舌尖蔓延至全身,让人欲罢不能。

在北方,清明时节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细如发丝,色泽金黄,口感酥脆。制作馓子,需要将面粉与适量的盐、水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醒面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分成小块,擀成薄片,再切成细长条。将细长条盘绕起来,放入热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炸好的馓子,既可直接食用,也可泡在热汤中,别有一番风味。

除了这些,还有清明果、暖菇包等各地特色清明美食,它们或甜或咸,或软糯或酥脆,每一种都承载着当地的文化与传统,诉说着一段段与清明相关的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