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0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春之韵章

    摘要:立春,关不住的春意开始一个劲地欢闹布谷鸟婉转缠绵的啼啸雨水因此淅沥飘摇麦苗含翠,油菜流金那是土地舒展的眉梢惊蛰雷催醒满城花苞春风春雨赶集般奔跑踩着春分轻快的步调半程晴光,半程泥沼春云偶尔也会迷道没有谁

  • 似浮萍的根须

    摘要:2009年中秋,经历两次手术的母亲最终还是走了;瞬间老去的父亲便就近随二哥生活。饭后,父亲总要回到隔壁的老宅里去,在厢房母亲的遗像旁,一个人静静地看书、阅报。失去了母亲与烟火的老宅,从此就变得异常空荡

  • 齿轮咬合处的春天

    摘要:调度科的白板上,红色加急订单如同跳动的火苗,灼得人心里发慌。总装车间的日光灯彻夜未熄,流水线吞没着零件,却仍吐不出足够的成品。晨会上,主任的烟灰在不锈钢杯沿抖落:“后勤部抽调五人,即刻支援一线。”名单

  • 舌尖上的清明

    摘要:在舌尖之上,清明演绎出一场独特的味觉盛宴,每一道与清明相关的美食,如同跳跃的音符,编织出这个时节的美妙旋律。青团,无疑是清明美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抹绿意。制作青团,第一步便是采摘鲜嫩的艾草。清明时节,艾

  • 薪火相传:一位老兵的精神远征

    摘要:寒意渐退,合肥市安居苑小学教室里,阳光静静地洒在洁净的地面上,陈相珍胸前的勋章在春日的暖阳里泛着微光。孩子们踮着脚尖举起提问话筒,像春天竹节拔高时的清脆声响:“陈爷爷,打仗的时候您怕过吗?”老人略显沧

放大 缩小 默认

齿轮咬合处的春天

   期次:第8551期   作者:□张健

调度科的白板上,红色加急订单如同跳动的火苗,灼得人心里发慌。总装车间的日光灯彻夜未熄,流水线吞没着零件,却仍吐不出足够的成品。晨会上,主任的烟灰在不锈钢杯沿抖落:“后勤部抽调五人,即刻支援一线。”

名单公示栏前,我的名字在春风里微微发颤。被派往装调一班时,窗外的梧桐絮正簌簌地往工装里钻。小陈班长递来安全帽,掌心的茧子划过手背,像砂纸打磨过的暖。“老师傅,这边请。”他说话时眼角挤出细纹,20岁的脸庞竟带着老匠人的温和。

车间里金属与机油的气息交织成网,小陈示范拧紧力矩时,腕骨凸起的弧度让我想起父亲检修纺车时的剪影。他总站在我身侧半步,目光追着我的手势游走,待要出错便轻声提醒:“这里转半圈就好。”有次螺丝从指尖滑脱,他飞身上前托住,油污在脸上抹出黑印,“巧劲胜过蛮力”,他说这话时睫毛上还凝着铁屑。

梅雨季的黄昏,他踩着梯子补漏,工装后背洇出深色地图。我托住梯子时,瞥见他内袋露出的《机械原理》,书页边缘卷成月牙状。原来每天早到两小时,是为避开喧嚣研读夜校笔记。月光从厂房天窗漏下来,给他镀上银边,恍惚间竟与30年前父亲在车间加班的身影重叠。

“我爷爷也是干这行的。”满月那晚,他送我,月光在齿轮上淌成银河。他抚摸着老机床的纹路,指腹沾着三代人的机油。我忽然看清那些油污不是污渍,而是渗入钢铁的年轮——他父亲下岗时揣着工具包徘徊的侧影,他深夜调整齿轮时睫毛上的汗珠,此刻都化作我掌心的温度。

告别时,他塞来小木盒,黄铜齿轮在月光下流转着“匠心永传”的刻痕。远处智能生产线已响起蜂鸣,而窗外的梧桐叶仍在簌簌飘落,像极了爷爷那辈人车间里纷飞的铁屑。我忽然懂得:每个零件都在等待咬合的时刻,正如每个春天都在等待绽放的契机。而小陈们正用茧手将春温注入冰冷的钢铁,让匠心在齿轮间开出永不凋零的花。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