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1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临泉的街巷

    摘要:临泉的街巷,飘来熟悉的香那是早点的呼唤,暖了寒肠热气腾腾的面皮,裹着生活的糖一口下去,疲惫似有躲藏油茶的醇厚,熨帖着心房芝麻的芬芳,唤醒沉睡的希望包子的饱满,是岁月的嘉奖咸甜交织,恰似人生的况味悠长在

  • 谷雨之美

    摘要:如果把年比作一位慈爱有加的母亲,那么二十四节气就是这位母亲二十四个淘气的孩子,谷雨位列第六,我认为,这是一位感情丰沛并且形象俊俏的女孩。对于前者其实不难理解,那像谷子一样珍贵的雨点,有时淅淅沥沥地下,

  • 花海

    摘要:

  • 树犹如此

    摘要:“那朴树漂亮,新绿盎然,枝繁叶茂,一片生机啊!”“它带着一点儿嫩青的绿,在校园中洋溢着青春气息。”办公室里,两位同事看着窗外,对不远处的繁茂大树发出了感慨。我转过身来,抬头看了看外面,宋代的新州石塔边

  • 诗意九姑

    摘要:在皖西南的深处,有个被岁月打磨得发亮的地方,叫九姑乡。这儿的地势模样,就像一幅风景画。那丘陵像波浪一样,一直往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延伸。溪涧在石头缝里穿梭,像是给大地绣出了一条条亮晶晶的线。湖泊呢,就好

  • 尝鲜无不道春笋

    摘要:春天,万物勃发。几场春雨过后,藏了一个冬的笋开始拱破泥土,一个个探出脑袋来。恣意的春笋,鲜了江南的春。春节时,市场上有新鲜的雷笋,价格不菲,但想吃,买了几根。妻说,等春天来时,笋多的是。提前上市的雷笋

放大 缩小 默认

谷雨之美

   期次:第8559期   作者:□钱续坤

如果把年比作一位慈爱有加的母亲,那么二十四节气就是这位母亲二十四个淘气的孩子,谷雨位列第六,我认为,这是一位感情丰沛并且形象俊俏的女孩。对于前者其实不难理解,那像谷子一样珍贵的雨点,有时淅淅沥沥地下,润物细无声;有时噼里啪啦地下,走马路无尘;有时点点滴滴地下,倾诉到天明。而对于后者,那就必须认真地打量甚至抚着她的脸庞细细地端详了,这时你才有可能由衷地发出赞叹:谷雨的美,不仅仅美在形象,更美在她的内涵。

不像立春的懵懂、惊蛰的忙乱、清明的好哭,谷雨在“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日子里,已经出挑成水灵灵的大姑娘了。端庄稳重是她最为突出的特征,用“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拿“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来对比,也丝毫不逊色。不过,谷雨的端庄稳重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其中有个非常动人的传说。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彪炳千秋的盛事,黄帝于是在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同时褒奖仓颉以彰其功。可是仓颉婉言谢绝了黄帝的好意,他只愿五谷丰登,让天下百姓不饿肚子。也就在当天晚上,天上下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大雨,同时落下了无数饱满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为“谷雨节”。

谷雨的善解人意,也是她与生俱来的美德之一。谷雨不像雨水节气那样一下就是暴雨倾盆,也不像清明节气那样淅沥令人触景伤怀,她非常明白自己所处的时节,地气已经氤氲,温度正在回升,特别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更清楚自己的职责便是“雨生百谷”,于是热情地招呼着那田间一直在辛勤耕耘的农夫:“谷雨下秧,大致无妨”“雷打谷雨前,洼地种瓜甜;雷打谷雨后,洼地种黄豆”……此时的雨声有如孩子梦中的呓语,乐得憨厚的农夫双眼眯成了一条直线;更似情人耳边的呢喃,声音不大却很浪漫,主题不多却很温馨——要知道,正值豆蔻年华的谷雨,也在憧憬和期待着爱情的到来呢!她随“百谷”一起被农夫播种于沃土之中,便是把万般风情投入了大地的怀抱,剩下的就是等待所有的期盼都破土发芽,尔后抽叶绽蕊,结成硕果,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诠释:“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布谷啼播春暮日,忙栽抢种事繁多。”

其实,谷雨的美更美在她的气质涵养上。且不说那脍炙人口的农耕谚语,那流传千载的民间习俗,那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单就她与茶叶的关系,就如同伯牙和子期,堪称千载难逢的知音。谷雨时节,温暖湿润的气候下,经过大半年休眠的茶树,将浑身的精气神都抖擞了出来,只见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这是一年之中最好的茶材,茶农口中所谓的“雨前茶”,便是指“谷雨茶”,亦称“二春茶”。谷雨茶滋味鲜活,清冽入心,也同样饱含着最为营养的成分,犹如一个人的青春年少,真可谓“寸寸光阴寸寸金”。由“谷雨茶”衍生的诗句,无论是郑板桥的“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还是方太古的“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等等,无不形象地说明:谷雨,这个厚重的节日,原来这么富有诗意!

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为戴胜降于桑。”三候过后,正是二八佳人的谷雨,就该梳妆打扮出嫁了,而前来迎亲的,是那风流倜傥的立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谷雨,那像谷穗一样金贵的雨水,开始伴着布谷鸟的声声韵脚,在大地上,与犁铧和锄口一起,共度美好的时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