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2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正确认识儿童矮小症,抓住长高黄金期

    摘要:在无数家长心中,孩子的身高是牵挂的焦点。面对“矮小症”这个难题,不少家长心存疑虑和焦虑。如何辨别孩子是否需要医学干预?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地判断和治疗这些问题?下面将带来一场题为“正确认识儿童矮小症,抓住

  • 工会在现代医院管理与核心价值实现中的作用与工作方法

    摘要:随着医疗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现代医院管理面临患者需求多元化、医疗质量严控、人才竞争加剧等挑战。在此背景下,“以患者为中心、质量安全至上、团队协作共赢”等核心价值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工会作为医院

  • 坚持强基固本把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强基固本

  • 央企建造助力安徽省新开工项目加速跑

    摘要:4月16日“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发布了今年一季度数据报告显示,一季度安徽省工程机械开工率为64.55%,比全国平均开工率高出19.8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一。人勤春来早,这个数据充分反映了安徽省新开工项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确认识儿童矮小症,抓住长高黄金期

   期次:第8565期   作者:□陈小成

在无数家长心中,孩子的身高是牵挂的焦点。面对“矮小症”这个难题,不少家长心存疑虑和焦虑。如何辨别孩子是否需要医学干预?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地判断和治疗这些问题?下面将带来一场题为“正确认识儿童矮小症,抓住长高黄金期”的精彩科普。

孩子的生长发育确实有它的规律。一般来说,3岁以下的孩子,每年长个儿不到7厘米;3岁到青春期前的孩子,每年长个儿不到5厘米;青春期的孩子,每年长个儿不到6厘米;那么这个生长速度就是偏慢的。生长突增主要在生后第1年和青春期,我们熟悉的身高突增发生在青春期,青春期就像身体进行的一场“大变身”,下丘脑就像个总指挥,当身体能量攒够了,大脑觉得“是时候了”,就会告诉下丘脑“开始吧”(就是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然后,脑垂体接收到指令,释放促性腺激素,也就是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这些激素让睾丸或卵巢生产性激素(睾酮/雌激素),男孩相应的就会声音变粗、肌肉发达,女孩相应的就会乳房发育、月经来潮,还有身高增长和骨骼成熟,这样就完成了从小孩到青春期的过渡。正常的青春期发育是有顺序的:女孩一般10—12岁开始乳房发育,11-13岁身高长得快,12-14岁来月经;男孩11—13岁睾丸变大,12-14岁身高长得快,14-16岁声音变低沉。这个过程中,身高增长就像“双峰曲线”:婴儿期(0-1 岁)每年平均长25厘米,青春期每年平均长8-12厘米(女孩10—12岁,男孩12-14岁)。如果生长的轨迹跟正常曲线不一样,我们都要注意一下。

矮小症不只是“比同龄人矮”,它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如果一个孩子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孩子平均身高的第三百分位,或者低于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2 SD),就能诊断为矮小症。准确量身高很重要,身高测量不对会影响诊断。测量最好是同一人,同一时间,3岁以下的小孩要躺着量,3岁以上的孩子要站着量,脱鞋摘帽,背靠墙站直,脚跟、屁股、肩膀都要贴墙,保持正确的姿势,这样能减少测量误差。临床上经常遇到家长用卷尺测量,这样容易偏高,另外早上的身高通常比下午高约1公分左右。定期检查很重要,每3个月量一次身高,画个生长曲线图。下面这些情况要注意:如果孩子一年长得不到5厘米,身高低于3%的孩子。常见的导致矮小的原因有:生长激素不够;出生时体重偏低;特纳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骨骼发育问题;家族遗传的矮小;因为慢性病或内分泌问题导致的矮小;有综合征的矮小;没有明显原因的矮小。矮小症的诊断得按照一套系统的流程来,具体步骤包括:首先看孩子的身材匀称不匀称,如果不匀称,得再细分一下是什么类型,比如短肢型或者短躯干型。如果生长匀称,那就得看看生长速率正不正常。如果生长速率正常,可能就是家族性或体质性的原因;如果生长速率偏低,那就得考虑更多可能的疾病因素,比如生长激素缺乏、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等。如果孩子还有其他特殊症状或体征,可能得考虑染色体异常或单基因变异导致的综合征。

矮小症的检查项目:1.基本评估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生长速率、体型比例、第二性征发育状况等。2.家族史:了解父母的身高情况,以及家族中是否有矮小或遗传病史。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用以排除贫血、慢性感染或肾脏疾病。4.肝肾功能、电解质:排除慢性肝肾疾病引起的生长障碍。5. 甲状腺功能(甲功 5 项目,尤其是 TSH、FT4):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 IGFBP-3:评估生长激素(GH)的活性。7.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如胰岛素低血糖或可乐定试验、精氨酸试验):确诊生长激素缺乏。8.染色体核型分析(尤其女性):排除特纳综合征。9.皮质醇、ACTH:排除肾上腺功能异常。10.影像学检查骨龄评估:通过左手腕X光片判断骨骼成熟度,预测成年身高。11.垂体MRI:排除垂体发育不良、肿瘤或其他病变。12.腹部超声:检查肝、肾、肾上腺等器官是否存在异常。13.其他特殊检查基因检测:怀疑遗传性疾病时,如SHOX基因缺失、Noonan综合征等。14.肠道吸收功能检查:排除乳糜泻等吸收不良疾病。骨龄被誉为评估儿童生长潜力的“黄金标准”。透过左手X光片,我们能够观察骨骺的闭合情况,从而对骨骼的成熟程度做出判断。

一旦确诊为矮小症,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量身定制:营养与生活方式干预:保持均衡饮食(富含钙、维生素D、优质蛋白)、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的纵向运动(如跳绳、篮球)以及保证充足的深度睡眠(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在夜间10点至凌晨2点间)。生长激素治疗:适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特纳综合征等情况,通常需要每晚皮下注射,治疗周期为2至3年时间不等,大多数患儿的身高可恢复正常范围;

生长激素(GH)在临床上用的时候得按照指南来,主要适用于这些情况:儿童适应症:1.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垂体出问题,GH不够,孩子长得慢,比同龄人矮很多。2. 特发性矮小症(ISS):排除其他病后,身高特别矮,成年后预测也不高。3.Turner 综合征:女孩染色体有问题,GH 能帮助长高。4.慢性肾功能不全相关生长障碍:肾脏病影响生长发育。5.Prader-Willi综合征:遗传病,GH能改善身高和代谢。6.小于胎龄儿(SGA)未追赶上生长:出生时特别小,后来也没达标。其他特殊情况短肠综合征:GH和营养支持一起用,有助于肠道恢复。抗衰老或运动增强:这些不是医学上的用途,滥用可能会有严重的副作用,比如糖尿病、关节损伤。用生长激素(GH)的时候,相对比较安全,的确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1.打针的地方可能会有点红或者疼。2.有时候会头痛,或者脑袋里的压力会稍微高一点,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而且多半是没事的。3. 大概有 5%到 10%的人可能会觉得甲状腺不太好,得定期查查甲状腺的激素。4血糖可能会有点波动,不过调整一下治疗通常就能好。5长期使用的话,得注意孩子的骨骼发育,防止出问题。6. 关于肿瘤的风险,目前的研究表明,没有肿瘤风险的孩子们用GH治疗不会增加得肿瘤的机会。总的来说,用GH治疗得听医生的,定期检查,及时调整,这样才能减少副作用。下面这些情况得特别注意或者不能用它:1. 有活动的恶性肿瘤、糖尿病并发症严重、Down 综合征、Bloom综合征、巨幼红细胞贫血这些病;2.严重的脊柱侧凸或者骨骼变形:GH可能会让这些问题更严重。如果骨骺生长板已经闭合了,再用它来增高就不行了,还可能引起肢端肥大症,比如手和脚变大了。3. 肿瘤症状明显的人不能用;急性休克等危重状态下的患者,在急性期间也不能用;4.2007年全球的儿童内分泌专家达成共识,生长激素不会诱发肿瘤,但如果家里有人得过肿瘤或者糖尿病,用的时候得特别小心(得密切关注肿瘤复发的迹象)。5.乙肝和丙肝的患者,因为容易得肝癌,一般不建议用生长激素;如果病情活动,那就更不能用了;6.如果女孩的骨龄已经超过14岁,男孩超过15岁,而且每年的生长速度不到2cm,一般也不建议用生长激素。7.甲状腺功能减退没纠正的情况下,用 GH 可能会让症状加重,得先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8.对GH成分过敏的,可能会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孩子的成长就像跟时间赛跑,科学干预就是帮他们长翅膀。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守护好孩子的健康成长!(作者单位:肥东县人民医院儿科)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