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2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绩溪县:多管齐下激活人才一池“活水”

    摘要:近年来,宣城市绩溪县以“绩溪聚才行动”为抓手,全力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实现人才引进与青年就业同频共振,让青春之花在徽风皖韵中绚丽绽放。绩溪县大力筑巢引凤,创新实施“政聘企培”人才引育模式。聚焦

  • 芜湖市繁昌区激活基层“神经末梢”让医保服务可感可及

    摘要:本报讯芜湖市繁昌区医保分局紧扣提质效、优服务、强监管,有力推进村卫生室医保联网结算工作,着力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纳入医保定点村卫生室63家。聚力攻坚,夯实工作基础。区医保分局每年对

  • 向绿而行绿色金融助力美丽江淮“更加出彩”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全省金融机构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绿色制造、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截至2024年

  • 劳模宣讲进一线工匠精神润心田

    摘要:近日,在芦岭矿建工区劳模车间、党员示范岗,劳动模范张开玉(左三)正与工友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从一名普通工人到劳动模范,靠的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坚持。”朴实的话语引发阵阵掌声。在“五一”

  • 池州市“三抓三强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

    摘要:本报讯抓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提升,强化主体作用。池州市围绕“招好商、好招商”,锚定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行业地位前、亩均效益好的优质科技项目和企业,加快构建精准高效的科技招商机制,以科技招商激活城市创新

  • 滁州市多点发力守护林业生态安全

    摘要:本报讯近两年来,滁州市从“守资源、护物种、把关口、筑防线”四个方面持续加强林业生态安全,切实有效筑牢安全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36.33%、湿地保护率57.8%。坚守林地资源红线。强化森林督查保护管理,

  • 向“新”而行以“质”取胜

    摘要:近日,随着“新盾1号”盾构机刀盘的最后一转,中国中煤首条本土盾构机作业线在新集公司刘庄矿业精准贯通。它成功开创了两淮地区大断面岩巷掘进新速度,标志着中国中煤集团岩巷掘进“盾构”模式首战告捷。破冰,砥砺

放大 缩小 默认

池州市“三抓三强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

   期次:第8567期   

本报讯 抓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提升,强化主体作用。池州市围绕“招好商、好招商”,锚定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行业地位前、亩均效益好的优质科技项目和企业,加快构建精准高效的科技招商机制,以科技招商激活城市创新活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截至2025 年 3 月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 411 家、认定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 742 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签约项目 5 个,金额达9.7亿元。

抓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应用牵引。加快推进 2024年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任务——池州华宇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车规级 FC-BGA SiP 封装技术研 发 及 产 业 化 ”项 目 ,安 徽 省2024 年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基于针栓喷注器的可重复使用变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研发及应用”和安徽宝镁轻合金有限公司承担的“超长型镁合金仪表盘横梁支架高效短流程一体压铸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省财政支持的12 个科研项目实施,通过应用牵引,力求在相关领域和产业上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抓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强化“四链融合”。池州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创新衍生出新兴产业;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借助资本力量促进产业化发展;依托“三链”平台聚集人才,构建强大的智力支撑。以池州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围绕全市主导产业,谋划布局池州科创谷,打造“科创+产业+生态”高能级战略科创平台,坚持科产融合,在各产业细分领域多点发力,高质量推进镁基新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江南轻合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青阳智能装备制造研究院、平天湖实验室(功率器件芯片产业创新研究院)、池州市医学科学研究院、锌基多金属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高能级研发平台建设。做强池州(上海)科创飞地,加快推动已入驻的 33 家企业尽快在池州实现产业化。对最新征集的 153 项科技成果,主动对接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柯季)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