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4-2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绩溪县:多管齐下激活人才一池“活水”

    摘要:近年来,宣城市绩溪县以“绩溪聚才行动”为抓手,全力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实现人才引进与青年就业同频共振,让青春之花在徽风皖韵中绚丽绽放。绩溪县大力筑巢引凤,创新实施“政聘企培”人才引育模式。聚焦

  • 芜湖市繁昌区激活基层“神经末梢”让医保服务可感可及

    摘要:本报讯芜湖市繁昌区医保分局紧扣提质效、优服务、强监管,有力推进村卫生室医保联网结算工作,着力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纳入医保定点村卫生室63家。聚力攻坚,夯实工作基础。区医保分局每年对

  • 向绿而行绿色金融助力美丽江淮“更加出彩”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全省金融机构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绿色制造、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截至2024年

  • 劳模宣讲进一线工匠精神润心田

    摘要:近日,在芦岭矿建工区劳模车间、党员示范岗,劳动模范张开玉(左三)正与工友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从一名普通工人到劳动模范,靠的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坚持。”朴实的话语引发阵阵掌声。在“五一”

  • 池州市“三抓三强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

    摘要:本报讯抓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提升,强化主体作用。池州市围绕“招好商、好招商”,锚定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行业地位前、亩均效益好的优质科技项目和企业,加快构建精准高效的科技招商机制,以科技招商激活城市创新

  • 滁州市多点发力守护林业生态安全

    摘要:本报讯近两年来,滁州市从“守资源、护物种、把关口、筑防线”四个方面持续加强林业生态安全,切实有效筑牢安全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36.33%、湿地保护率57.8%。坚守林地资源红线。强化森林督查保护管理,

  • 向“新”而行以“质”取胜

    摘要:近日,随着“新盾1号”盾构机刀盘的最后一转,中国中煤首条本土盾构机作业线在新集公司刘庄矿业精准贯通。它成功开创了两淮地区大断面岩巷掘进新速度,标志着中国中煤集团岩巷掘进“盾构”模式首战告捷。破冰,砥砺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绿而行绿色金融助力美丽江淮“更加出彩”

   期次:第8567期   

本报讯 近年来,全省金融机构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绿色制造、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截至 2024 年末,全省新增绿色债券发行规模 110.8 亿元,同比增长 52.9%;绿色贷款余额 12186.92 亿元,贷款增速 33%;当年新增绿色贷款3031.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6.52%。

坚持系统推进,蹚出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崭新路径”。指导金融机构健全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将绿色金融纳入全省金融改革创新总体框架,成立绿色金融工作专班,建立绿色金融评价和通报机制,聚焦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形成评价结果与机构业务良性互促。联合人行安徽省分行印发《安徽省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协同发展。积极推动各地结合辖区实际,探索开展绿色金融地方标准建设,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与标准体系。

加大信贷投放,激活绿色金融高质量 发 展“ 强 劲 动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碳减排支持工具使用,利用绿色贷款、绿色金融债、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加强绿色产融对接。“十四五”以来,国开行安徽分行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累计发放绿色产业贷款 690 亿元,同比口径下绿色产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速 19%,重点支持长江大保护、绿色交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环境治理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深化模式产品创新,实现项目批量推动落地,会同省生态环境厅大力推动 EOD 项目,引导金融机构累计向25 个项目授信 156 亿元、投放贷款 21 亿元;深入推动垃圾污水处理“千县万亿”专项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累计向69 个项目授信 406 亿元、投放贷款 140 亿元。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最优生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推动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集聚;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现实需求,提供特制化产品和服务。全省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不断丰富创新,浦发银行合肥分行落地全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农业发展银行黄山市分行落地全国首笔“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收益权质押贷款”;奇瑞徽银汽车金融公司发行全国汽车金融行业首单绿色金融债。

(金荣板)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