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5月9日,2025年以来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箱数已超100万标箱,较去年达成这一成绩提前了9天,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6752 亿元,其中铁路、水路投资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5.2%和10.2%。交通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在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供给结构方面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在长三角,铁路部门紧跟市场走势,强化货运点线能力支撑,有力满足海铁联运需求,推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助力供应链稳定畅通和外贸出口持续向好。近年来,上铁集团加强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项目合作,优化运输组织,加强固定机班设置,按照客户需求分阶段精准开车,无缝衔接装卸、船期,开行“满轴”列车、“双快”(海铁联运快线+中欧快航)物流模式精品线等,大幅减少车流在站、在港停留时间。截至5月9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当年已累计完成海铁联运(箱数)100.4万标箱,同比增幅 8%,其中,上海港完成海铁联运(箱数)35.1 万标箱,同比增幅逾20%,创历年同期新高。
据悉,随着合肥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芜湖塔桥多式联运基地、阜阳国际物流港、扬州江都铁路专用线等基地(专用线)相继建成运营,截至目前,长三角铁路多地至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海铁联运班列线条达 95 条,助力白色家电、光伏组件、五金件等商品“出海”;同步做好空箱衔接,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保障线条兑现率,促进大港海铁联运增运上量。2025年二季度以来,长三角主要港口(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日均到发箱量超8000标箱。(胡晓炜 本报记者 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