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5-2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扩大有效投资厚植发展后劲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淮海实业集团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积极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紧抓项目投资,培育经济发展动能。秉持“项目为王”理念

  • 临涣矿:你的心事永远有回声

    摘要:在临涣矿生产楼,有一处特别的房间,温暖的米色墙面,舒适的沙发座椅,茶几上摆放着绿植和心理健康手册,墙上的心理咨询热线格外醒目。这里虽然没有机器的轰鸣,却同样在为矿井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沙盘疗愈解开心结

  • 穿越希望的田野感受丰收的喜悦

    摘要:5月20日,一列动车从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关王庙村金黄的麦田间疾驰而过,放眼望去,与广袤的田野、绿色长廊、错落民居交相辉映。“小满”节气将至,六安市裕安区23万亩小麦颗粒饱满,金黄色的麦穗在微风吹拂下翻

  • 亳州市林下“小空间”培育生态富民“大产业”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亳州市立足自然资源禀赋,深耕林下经济“方寸地”,将林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推动林下“小空间”孕育出富民增收“大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新路径。科学规划布局,激活林

  • 创新“政策直达”模式释放惠企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霍山县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政策直达、服务前移”为核心,创新推出“免审即享”惠企服务模式,着力破解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难题。通过整合政策资源、优

  • 铜陵市深化创新驱动构建科产融合新生态

    摘要:本报讯铜陵市多级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高端攀升态势明显。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锻造技术创新“新引擎”。围绕先进结构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滚动实施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06项,指导铜陵有色争

  • 杨家赵:病人对他的医术深感放心称心

    摘要:今年五一前夕,安徽省总工会隆重发布2025年安徽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和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光荣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区主任、骨科主任医师杨家赵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杨家赵,自2017年以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亳州市林下“小空间”培育生态富民“大产业”

   期次:第8583期   

本报讯 近年来,亳州市立足自然资源禀赋,深耕林下经济“方寸地”,将林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推动林下“小空间”孕育出富民增收“大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科学规划布局,激活林下经济“一盘棋”。依托区域森林资源分布特点,组织林业、农业等多部门专家团队深入调研,制定《林下经济发展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划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功能区。例如,蒙城县依托 5000 亩杜仲育苗基地的优势,发展杜仲羊特色养殖,在涡阳县推广中药材和食用菌林下套种,形成“一林一策、错位发展”格局。同时,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协同发展机制,整合分散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为林下经济发展筑牢规划根基。

强化政策扶持,注入产业发展“动力源”。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的经营主体给予种苗补贴、设备购置补助等政策倾斜。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推出“林易贷”等专属信贷产品,简化贷款流程,为经营主体提供低息、便捷的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难题,此外,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传授林下种植养殖技术,2024 年全年开展培训 51 场次,培训人员 400 人次,提升从业者技能水平。

聚焦特色产业,打造生态富民“增长极”。充分挖掘林地生态潜力,培育多元化林下经济业态。在林下种植方面,结合亳州“中华药都”产业特色,大力发展林药套种模式,重点发展牡丹、白芍、何首乌、白术、白芷、玫瑰、菊花、藏红花、薄荷等中药材,截至目前,全市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8万亩,产值达到1.2亿元。充分发挥亳州市苔干生产基地、大蒜生产基地、朝天椒生产基地、西瓜生产基地的优势,大力推广林下蔬菜种植,实现林业和蔬菜产业协同发展,全市发展蔬菜种植面积 6 万多亩。在林下养殖领域,推广林禽、林畜养殖模式,打造“林间鸡、鸭、鹅”“有机杜仲小白羊”等特色品牌,产品畅销省内外。全市林下养殖总量达到100多万只。同时,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林产品深加工,开发中药材饮片、健康食品等产品,提升附加值,实现“种、养、加、销”一体化发展。

完善监管体系,守护绿色发展“生命线”。加强林产品质量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联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林地资源、制售假冒伪劣林产品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为林下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如今,亳州市的林下经济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不仅让绿水青山释放出生态红利,更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下一步,亳州市将持续深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林下“小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生态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能。(蔺叶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