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7-0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华霆动力:以创新铸就新能源产业“安全心脏”

    摘要:七月初的合肥,创新热浪与盛夏暑气交织升腾。在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内,一场关于“能源心脏”的精密制造正在上演:机械臂与AI视觉检测系统以每分钟60次的高频节奏默契配合,将一颗颗电芯精准

  • 皖江首条过江隧道建成通车

    摘要:7月1日上午,长江北岸,芜湖市鸠江区二坝镇,朝霞映照下的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江北出入口及收费站。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是安徽省首条过江隧道和芜湖市第四条跨江通道,被称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隧”,全线长6009米。隧

  • 阜阳在全省率先试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一件事”

    摘要:本报讯近日,阜阳在全省率先试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一件事”,通过事项关联、材料共享、流程简化、集成服务等方式,建立跨部门联办机制,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次提交”的“一

  • 天长:出校门即就业实习即能安居

    摘要:对于天长市高级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朱晓梅来说,这个毕业季令她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技校一毕业、刚走出校门就拥有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6月27日8时,天长市鸿远仪表有限公司内,朱晓梅已在仪表制造程序编程工位上

  • 2025年全省开展新兴领域工会组织“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会议召开

    摘要:本报讯7月3日,2025年全省开展新兴领域工会组织“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全面部署推进2025年全省开展新兴领

  • 我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

    摘要:本报讯近日,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坚持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并重、“双招双引”与产业培育联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突出创新引领、融合发展、以强促大,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开幕

    摘要: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京开幕。本届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吸引了上千名与会者参加,包括全球50多个国家及重要国际组织的300余位国际嘉宾。大会开幕式上,北京携手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

   期次:第8613期   

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坚持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并重、“双招双引”与产业培育联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突出创新引领、融合发展、以强促大,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取得显著成效。1—5月,全省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均居全国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

据了解,我省抢抓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机遇,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产业规模量级跃升,1—5月,全省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 123.57 万辆、61.33 万辆,均居全国第一,这是安徽汽车产业持续深耕、厚积薄发的结果。“十四五”以来,安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由2020年的116.1万辆、10.5 万辆,提升至 2024 年的 357 万辆、168.4 万辆,分别增长了2倍和15倍;排名由全国第8位和第4位,双双提升至全国第2位;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的4.6%、7.7%,提升至2024年的11.4%、13.1%,增长6.8和5.4个百分点。

2025年1—5月,全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23.8%。奇瑞集团跻身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国轩高科、安徽中鼎入选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

安徽始终把创新作为驱动汽车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坚定不移地走以强促大的路子。全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成立省未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构建“1+N”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体系。支持奇瑞集团牵头建设“开阳实验室”,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前瞻技术布局。

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产业链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以市场为牵引、以应用为导向实施产业链协同攻关,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应用,推动核心技术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奇瑞新一代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实现 48%以上的全球最高热效率,蔚来 ET9 搭载 17 项全球首发技术和 52 项同级领先技术,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电池实验线正式贯通、实现核心设备100%国产化。

我省坚持集群发展,加快构建融会贯通的产业新生态。以全省“一盘棋”的思路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其他市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2024 年,合肥、芜湖对全省汽车产业链增长贡献率合计达74.8%,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突破,营收增速领先全省 20.8 个百分点。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集聚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汽集团、合肥长安、汉马科技等 7 家整车企业,引育规上限上零部件企业 3000 余家、后市场企业1700余家,形成覆盖整车制造、“三电”、“三智”、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

持续优化配套服务。累计建成充电桩85.8万个,城区基本形成半径不大于2公里的充电服务圈,乡镇公共充电站总体覆盖率超99%,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安徽充换电”App上线运行,全省充换电服务“一张网”加快构建,合肥市、淮北市入选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淮南市获批国家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布局。出台《安徽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遴选推广景区接驳、无人配送、智慧环卫等典型示范应用场景,开放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双向总里程超3000公里,合肥市入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首批应用试点城市。

安徽坚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深化多维合作,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稳定性。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与沪苏浙共建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2024年,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占比30.9%、全球占比超20%,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要一极。2025年1—5月,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量195.3万辆,占全国比重34.6%。

推动企业跨界融合发展,奇瑞、江汽与华为深度合作,打造智界、尊界等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蔚来与宁德时代携手构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奇瑞跨界布局车载无人机、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

持续深耕国际市场。全力服务车企“走出去”,汽车产业“朋友圈”拓展至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安徽汽车出口量跃居全国第一,全国每出口 4 辆汽车,就有 1 辆“安徽造”。奇瑞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2025年1—5月,安徽汽车出口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本报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