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7-0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华霆动力:以创新铸就新能源产业“安全心脏”

    摘要:七月初的合肥,创新热浪与盛夏暑气交织升腾。在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内,一场关于“能源心脏”的精密制造正在上演:机械臂与AI视觉检测系统以每分钟60次的高频节奏默契配合,将一颗颗电芯精准

  • 皖江首条过江隧道建成通车

    摘要:7月1日上午,长江北岸,芜湖市鸠江区二坝镇,朝霞映照下的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江北出入口及收费站。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是安徽省首条过江隧道和芜湖市第四条跨江通道,被称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隧”,全线长6009米。隧

  • 阜阳在全省率先试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一件事”

    摘要:本报讯近日,阜阳在全省率先试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一件事”,通过事项关联、材料共享、流程简化、集成服务等方式,建立跨部门联办机制,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次提交”的“一

  • 天长:出校门即就业实习即能安居

    摘要:对于天长市高级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朱晓梅来说,这个毕业季令她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技校一毕业、刚走出校门就拥有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6月27日8时,天长市鸿远仪表有限公司内,朱晓梅已在仪表制造程序编程工位上

  • 2025年全省开展新兴领域工会组织“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会议召开

    摘要:本报讯7月3日,2025年全省开展新兴领域工会组织“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全面部署推进2025年全省开展新兴领

  • 我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

    摘要:本报讯近日,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坚持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并重、“双招双引”与产业培育联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突出创新引领、融合发展、以强促大,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开幕

    摘要: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京开幕。本届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吸引了上千名与会者参加,包括全球50多个国家及重要国际组织的300余位国际嘉宾。大会开幕式上,北京携手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长:出校门即就业实习即能安居

   期次:第8613期   

对于天长市高级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朱晓梅来说,这个毕业季令她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技校一毕业、刚走出校门就拥有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6 月 27 日 8 时,天长市鸿远仪表有限公司内,朱晓梅已在仪表制造程序编程工位上埋头工作起来。指尖在键盘上灵活敲击,鼠标精准复制储存刚编好的数据代码……电脑前,晓梅正在专心地编写着公司仪表仪器生产所需的软件程序。

“我是学自动化程序编程技术专业的,今年 2 月份准备实习时,参加了学校的校企合作宣介会,一听到‘先到产业园区企业岗前培训、实习后,即就业’,就觉得这是个将理论转化为实操的极好机会,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工作间隙,朱晓梅对笔者说。

经过近2个月的企业岗前培训,朱晓梅顺利成为一名实习生。“培训免费,实习期间月薪2500多元,公司还包午餐,每天都有校园大巴接送。”她的言语透着欣喜与快乐。由于在实习期间的突出表现,朱晓梅得到鸿远公司高度的认可。“当部门经理首次让我负责程序编程项目时,那种被肯定的感觉,比拿到薪水还要开心呢。等拿到毕业证,我就可以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了。”谈及未来,朱晓梅的眼中充满了幸福与喜悦。

在位于天长市滁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天长国际仪表城产业园内,处处可见充满青春朝气的脸庞。像鸿远仪表这样的仪表仪器公司在该产业园有五六十家,这些企业在天长国际仪表城产业园、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共同牵线搭桥下,与天长高级技工学校、天长泛美航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金领职业技能学校等多家职业技术学校达成合作,开展定向培训。这种政、企、校三方协同的创新模式,不仅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毕业即就业,还解决了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储备难问题,更构建起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通道,让许许多多像天长高级技工学校这样的技校应届毕业生实现“毕业即就业”。

“园区企业不仅提供岗位,更注重培养能力。”天长国际仪表城产业园负责人周志俊介绍,目前该仪表城产业园企业已岗前培训学生近 1600 人次,培训内容以仪表、仪器、线路、电子、材料专业为主,提高了技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实现从培训到就业的闭环。

“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这种合作模式通过整合政府政策资源、企业岗位需求及技能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为毕业生搭建起多元化职业发展新通道,拓宽了学生就业选择空间。”天长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周福松表示,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与天长国际仪表城产业园的众多企业开展课程共建、师资共享等深度产教融合,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学生成长成才和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政企校三方协同,不仅助力毕业生实现“毕业即就业”,更加助力他们安心留下、舒心发展。天长国际仪表城产业园安徽伽伽电气仪表有限公司的实习生杨倩站在隔壁的园区青年人才公寓门前,露出轻松温馨的笑容。“我家在铜城镇乡下,上周还在为学校毕业、退了寝室而发愁,现在推门就能看见温暖的灯光,就像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家’。”她说,“园区青年人才公寓虽是市里免费提供的,质量却不打折,空调、热水器、冰箱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套了健身房呢,服务太贴心了,这更彰显了政府部门对技能人才的关怀。”

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从实习岗位到人才公寓的暖心配套,这种从“就业”到“乐业”的完美转身,不仅为天长市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和发展动能,更让“城市对青年人才更友好,青年人才在城市更有作为”的愿景成为现实。(徐金荣)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