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以“乡村著名行动”为抓手,通过深挖官亭地名文化内涵,激活地名文化基因,探索出一条“以文化铸魂、以地名聚力、以产业兴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新时代乡村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走进官亭镇地名文化公园,一块块精心设计的宣传牌引人注目。从明朝开国将领萧春的戍边传奇,到淮军名将后裔张璋、抗日烈士黄炜的红色印记;从新石器时代白庵庙墩遗址到明清徽派建筑百神寺,12块地名文化宣传牌串联起“千年驿亭”的历史长卷。如今,这里已成为居民休闲与游客探访的“文化客厅”。
在官亭林海景区,千亩金银花田演绎着“美丽经济”的蝶变。种植基地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我们依托地名文化打造‘金银花海’观光节,春采茶、夏摘花,去年带动周边300 余户村民增收 200 多万元。”这种“文化赋能+产业联动”的模式正在产生裂变效应:“长寿菜”探索“轮作种植”模式,努力提高产出率,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从而进一步保护耕地,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金桥粉丝”依托传统手工漏粉技艺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2024 年全镇特色农业产值突破2.3亿元,带动近2万村民就业增收。
生态与文化的水乳交融更令人惊叹。官亭镇以“江淮分水岭生态明珠”为定位,依托6万亩林海构建田园社区:丰祥湖木栈道白鹭翩跹,千年橄榄树与欧式风车相映成趣,焦婆安置点的白墙黛瓦融入林海景观……“住在这里,推开窗就是绿树,下楼就能逛公园,日子越过越舒坦。”焦婆社区居民张大爷指着安置点前的小花园说。据统计,官亭林海国家 4A 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 50 万人次,“观林海、访古村、品农趣”线路带动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1.2 亿元,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增收3000余万元。
“每个地名都是乡村振兴的密钥。”官亭镇党委书记马海林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地名文化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每一个地名都成为乡村振兴的“活招牌”。(季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