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2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滁州市:夯实基础强队伍扎根基层促化解

    摘要:近年来,滁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针对镇村位于治理末端,地广人多、社情复杂、矛盾多发等问题,发挥人民调解“稳压器”功能,通过党建引领、配强队伍、网格化解、多元共治、专业支持、制度规范,强基层厚基础,将乡

  • “尾水”变清流湿地变“绿肺”

    摘要:“这里以前是一片湖滩,曾经污水横流、气味难闻,现在环境可谓‘旧貌变新颜’。每天早上我都过来跑跑步、遛遛弯,真是心旷神怡。”一位退休的文化干部开心地说道。近日,天长市污水处理厂旁的尾水湿地公园,芦苇菖蒲

  • 怀宁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怀宁县充分挖掘森林资源巨大潜力,抢抓政策机遇,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国家储备林+”模式,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走进秀山乡独秀村的造林区,一座座披绿的

  • 六安市:聚焦“极致服务”文旅市场活力持续提升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六安市聚焦文旅行业服务质量和本质安全,开展“极致服务看六安”旅游安全服务体系化提升行动,助力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建设。服务筑基。召开银企政对接会,为文旅企业解决融资问题1.

  • 宣城实施“助童成长计划”试点

    摘要: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宣城市6月正式启动“助童成长计划”省级试点项目,为辖区内不少于500名困境儿童及家庭提供走访慰问、能力评估、监护支持等服务,搭建起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保护网”,推

  • “缘满”七夕心动邂逅

    摘要:七夕节前,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处与中国建设银行淮北分行在中湖公园共同举办了“甜蜜七夕、与你有约”青年职工交友联谊活动。20余名单身青年相遇在中湖,上演了一场心动邂逅。王涛魏昆仑/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宁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

   期次:第8652期   

本报讯 近年来,怀宁县充分挖掘森林资源巨大潜力,抢抓政策机遇,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国家储备林+”模式,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走进秀山乡独秀村的造林区,一座座披绿的山头让人眼前一亮。近两年新栽的望春花、刺槐、银杏等各类苗木遍布山野、迎风挺立。山林间,管护员们正在细致开展清理杂草、松土培土、树木修剪和林木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护工作。

据了解,怀宁县国家储备林建设一期EPC 工程项目总投资 13.27 亿元,建设总规模 12 万亩,包括营造林工程、支撑体系建设和产业体系导入,目前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完成后森林覆盖率将显著提高。

“截至目前,怀宁储备林项目已收储、设计 8.1 万余亩,完成施工 7 万亩,栽植望春花、麻栎、枫香等乡土树种,薄壳山核桃等经济林共 450 余万株。”中铁二十三局怀宁县国家储备林项目总工程师杨秀林介绍说。

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和项目规定要求,怀宁县科学选育薄壳山核桃、望春花、麻栎等固碳“能手”,在提升森林质量的同时,也大幅增加了碳汇量。“项目建成后,林木蓄积量将达 136.85 万立方米,年吸收二氧化碳超 10 万吨,相当于 1.5 万辆汽车年排放量;每日释放氧气 600 吨,也就是相当于80万人一天的呼吸量。”杨秀林说。

为充分发挥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作用,怀宁县在选育中科学优化树种结构,采取“薄壳山核桃+紫薇”“麻栎+枫香”等多种混交模式,推进“纯林”向“混交林”转变。杨秀林介绍:“我们项目创新采用混交林模式,深根树种与浅根伴生树种搭配,形成了立体保水系统,建成后,林地年涵养水源约600万吨。”

结合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当前,怀宁县正充分挖掘林地空间利用优势、耕灌互补利用优势、生态良性循环优势,实现林下收益可持续性,积极布局“林下种植”“初级加工”“文旅大健康”“中医药集散地”四大板块林下经济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支撑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绿色富矿”。

杨秀林表示:“我们将继续科学组织,统筹安排,积极探索‘国储林+’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利用领域,努力实现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蔺叶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