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8-2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滁州市:夯实基础强队伍扎根基层促化解

    摘要:近年来,滁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针对镇村位于治理末端,地广人多、社情复杂、矛盾多发等问题,发挥人民调解“稳压器”功能,通过党建引领、配强队伍、网格化解、多元共治、专业支持、制度规范,强基层厚基础,将乡

  • “尾水”变清流湿地变“绿肺”

    摘要:“这里以前是一片湖滩,曾经污水横流、气味难闻,现在环境可谓‘旧貌变新颜’。每天早上我都过来跑跑步、遛遛弯,真是心旷神怡。”一位退休的文化干部开心地说道。近日,天长市污水处理厂旁的尾水湿地公园,芦苇菖蒲

  • 怀宁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怀宁县充分挖掘森林资源巨大潜力,抢抓政策机遇,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国家储备林+”模式,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走进秀山乡独秀村的造林区,一座座披绿的

  • 六安市:聚焦“极致服务”文旅市场活力持续提升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六安市聚焦文旅行业服务质量和本质安全,开展“极致服务看六安”旅游安全服务体系化提升行动,助力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建设。服务筑基。召开银企政对接会,为文旅企业解决融资问题1.

  • 宣城实施“助童成长计划”试点

    摘要: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宣城市6月正式启动“助童成长计划”省级试点项目,为辖区内不少于500名困境儿童及家庭提供走访慰问、能力评估、监护支持等服务,搭建起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保护网”,推

  • “缘满”七夕心动邂逅

    摘要:七夕节前,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处与中国建设银行淮北分行在中湖公园共同举办了“甜蜜七夕、与你有约”青年职工交友联谊活动。20余名单身青年相遇在中湖,上演了一场心动邂逅。王涛魏昆仑/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尾水”变清流湿地变“绿肺”

——天长着力打造皖东生态湿地“绿色样板”

   期次:第8652期   

“这里以前是一片湖滩,曾经污水横流、气味难闻,现在环境可谓‘旧貌变新颜’。每天早上我都过来跑跑步、遛遛弯,真是心旷神怡。”一位退休的文化干部开心地说道。近日,天长市污水处理厂旁的尾水湿地公园,芦苇菖蒲绿意葱茏,飞鸟掠影生机无限,古松翠柏迎风而立……处处水清岸绿。

如此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正是得益于天长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项目。该项目是天长市实现城市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该市为民办实事、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一大重要举措。

该项目位于天长市城区红草湖湿地公园北侧,占地面积 20 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项目按照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利用自然形成的水体落差,优化水体流经的方向,通过构建水体生态净化系统,实现水体的净化和水质的稳定提升。

项目主要由清淤工程、潜表流湿地建设、生态净化和水质监测等内容组成。其中,潜流湿地占地约1.6 万平方米,通过生态滤料、水生植物、微生物三者形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将尾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湿地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构建起植物和微生物生态过滤净化系统;表流湿地占地约15 万平方米,在满足景观水位和保持水体一定流速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红草湖湿地公园水体流经方向、增加水底曝气、种植挺水和沉水植物、设置生态浮床和水动力补偿装置等方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流动性。

整个项目采用“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组合工艺,借助人工与生态自然修复的方式,将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尾水转化成生态净水,使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地表Ⅱ类标准,有效提升了天长母亲河——白塔河水质。同时,净化后尾水不仅补给湿地水系,更用于公园绿化及市政用水,年生态用水量超100万立方米。

如今的红草湖,茂密“水下森林”随波摇曳,白鹭、鱼虾、浮游生物等在此栖息穿梭,生物多样性较治理前提升40%。

有着“城市绿肺”之誉的生态湿地,集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市政污水经过污水厂深度处理,再经过人工湿地净化,原先的滚滚污水变成了汩汩清流,对河流水体起到巨大的生态补水作用,实现了从“污水”到“生态水”的转变。除净化以及生态绿化作用外,人工湿地还能改善区域水系水动力条件达到活水保质的效果,让水流起来、活起来、清起来,成为城市环境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目前,天长市正在投资近 1 亿元资金建设合群水库、合群河口、浔河口等 3 座生态湿地,预计今年底前完工 ,建 成 后 可 日 净 化 内 河 水 体 8 万吨 ,届 时 城 区 内 河 水 质 将 得 到 显 著提升。一直以来,天长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达标排放”到“生态惠民”,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湿地+水体循环”创新模式解治水之困,为皖东地区污水协同治理提供了可推广的“绿色样板”。

(李炳旺 陈培宽)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