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滁州市聚焦新兴产业创新资源短板,以产业(特色)创新研究院为关键载体,集聚高端人才、科研装置等关键创新要素,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科技支撑。全市已建成省产业创新研究院1家、省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2家,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聚焦核心领域,以标杆平台突破产业创新瓶颈。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赛道,聚力打造高能级标杆平台,破解产业创新“卡脖子”难题。在红外光电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光智科技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先进光电子材料及系统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精准对接产业技术需求,研究院已成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 1 项、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重大项目 1 项,以硬核技术推动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达 10 亿元,同比增长78%,企业不仅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带动了区域红外光电产业升级。
深耕县域特色,以“一县一院”激活区域发展动能。立足县域产业基础与特色优势,创新推行“一县一院”培育模式,让创新资源精准下沉县域经济主战场。支持凤阳县依托安徽省硅基新材料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整合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力量,重点攻关超高纯石英砂核心技术,提升石英砂产品附加值;支持天长市以安徽省高端智能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为抓手,深耕智能仪器仪表领域关键技术突破,依托CNAS检测中心,建立“研发——检测——服务”一体化平台,为区域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产业链企业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一县一院”模式有效打通了创新资源与县域产业的连接通道,让特色产业“含科量”不断提升。
构建梯度发展体系,以全域布局夯实长远发展根基。着眼县域平台全覆盖,滁州正加速构建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的梯度培育体系。当前,全椒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明光凹凸棒土、南谯半导体等4家省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培育工作正稳步推进,通过“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发展模式,力争“十五五”期间实现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县域全覆盖,进一步织密创新支撑网络,为全市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筑牢根基。(柯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