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合肥市包河区城管局充分利用高架桥下空间和地铁口周边闲置空地,将新建 5 处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区,可提供12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近年来,随着非机动车激增,乱停乱放等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这一治理难题,包河区城管局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思路,联合辖区住建、交警、属地街道等多部门,系统推进高架桥下方空间功能重塑与品质提升。
盘活高架桥荫蔽处等“边角料”,既缓解了非机动车“停车难”问题,还减少了车辆乱停放、乱占道的现象。笔者实地走访发现,银屏巷与马鞍山路交口向北约 100 米路东侧高架桥下停车区域已有大量非机动车整齐入框,一些外卖骑手在此停驻纳凉。“现在人行道不堵了,我们停车也方便了,而且这里还能躲雨避暑。”一名路过的骑行市民表示。
“这里桥下面积接近400平方米,我们在平整路面摊铺沥青后,根据实际空间情况施划了停车线,并在两侧安装了护栏。另一处在芜湖路与马鞍山路交口向南路中心桥下,占地 102 平方米。因马鞍山路沿线附近有公园和商业区,我们以这2处作为首批改造试点,共能提供97个非机动车车位,以满足骑行市民停车需求。”包河区城管局道路设施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硬件改造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长效管理才是关键。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区建好后,将由属地街道进行管理和运维,维持场地整洁干净,并引导市民有序停车。城管和交警等部门将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清理“僵尸车”、乱停放等乱象,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据悉,包河区城管局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地铁口周边非机动车停放需求,利用闲置空地将计划改造 3 处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区,可容纳1200多辆非机动车规范有序停放。(方小祥 李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