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9-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开展职工心理健康团辅活动

    摘要:本报讯日前,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在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成功举办“凝心聚力赋能成长”教职工心理团辅活动。本次活动由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工会与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工会联合承办。活动旨在加强教职工

  • 淮南市法治加码“淮南牛肉汤”产业跃迁

    摘要:本报讯当一碗热气腾腾的地方小吃迈向百亿级产业集群时,其背后离不开法治力量的精准护航。近年来,淮南市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淮南牛肉汤”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赋能——从普法宣传树品牌、立法引领促发展,到

  • 安徽:产业园里办托育实现“带娃上班”

    摘要:本报讯9月12日,人民网安徽频道刊登融媒体新闻《安徽:产业园里办托育实现“带娃上班”》,报道工会“女工家园”托育室、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合肥经开区中德合作创新园区托育中心帮助职工“带娃”,解决职工

  • 建智慧房种共富菌

    摘要:9月13日,在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罗里村智能化食用菌产业基地的恒温智慧菇房内,工人正在管理采收秀珍菇。近年来,当地通过盘活闲置校舍,建设13间1500平方米的恒温智慧菇房,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运

  • 我省AIGC文旅广电应用大赛启动

    摘要:本报讯当AI的智能浪潮邂逅皖风徽韵的千年底蕴时,会碰撞出怎样的创意火花?9月12日,由省文旅厅主办的全省AIGC文旅广电应用大赛拉开帷幕。本次大赛以“AI绘写皖风徽韵,智创美好安徽”为主题,推动生成式

  • 滁州设立我省首个地市级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

    摘要:本报讯为积极响应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提升跨境服务水平,近日,滁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委托滁州市个体民营企业协会,与越南本地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合作,正式设立滁州市(越南)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该

  • 我省2025年就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全面启动

    摘要:本报讯为帮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更加熟悉了解各项就业支持政策,近日,省人社厅在线上举办以“政策暖人心·就业创未来”为主题的全省2025年就业政策宣传月专项活动,旨在推动就业政策直达基层、惠企利民,全面提升

  • 完善流通体制需要把握哪些重点

    摘要:新华社北京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流通体制”。流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必须把建设流通体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通体制建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完善流通体制需要把握哪些重点

   期次:第8664期   

新华社北京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流通体制”。流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必须把建设流通体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通体制建设成果丰硕,国家骨干流通网络日益健全,流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商品和要素流通制度环境进一步完善。以商贸流通为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达12.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流通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超过 4000 家,农贸市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近4 万家;流通新业态加快发展,全国网上零售额15.4万亿元;农村、农产品网络零售 额 同 比 增 长 12.9% 和12.5%;开放融合持续深化,市场准入和货物跨境流动的障碍减少,16家流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

同时,我国流通体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从流通布局看,物流网络分布不均衡,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少地方缺少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商业网点的规划引导,存在重复建设情况。从物流建设看,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效率低、成本高的矛盾比较突出,各种运输方式融合衔接不够顺畅,商品和服务跨区域流通仍不顺畅。从动能培育看,流通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实体商店等传统商贸主体面临巨大转型压力,一些地方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缺少国际水准的大型流通企业。从管理体制看,流通领域涉及部门多,一些地方多头管理、职能交叉和监管空白、留有盲点并存,现代流通的立法工作仍有待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完善流通体制,需打好“软硬”组合拳。

第一,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提升治理水平。完善流通规则和标准体系,加强对我国流通领域现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修订和完善,推动流通领域的法规体系与国际接轨。加快推动农产品市场公益性立法工作,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保供稳价水平。完善流通治理机制,推动线下商贸流通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进程,支持流通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壮大。促进供应链协同创新,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支持流通企业健康发展,防止恶性竞争,培育世界一流流通企业。推动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第二,健全现代流通网络,促进供需衔接。打通关键堵点、拓展流通空间,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商品交易市场网络,将发展商贸流通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商贸流通网点、设施用地或空间需求,优先保障农产品批发市场、菜市场、便利店等民生设施用地。加强标准化建设和绿色发展,支持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健康发展。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开展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程,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支持。健全城乡多层次商贸网络,加强邮政、供销、电商、快递、益农信息社等资源协作,提高农村商业网点便民综合服务水平和可持续运营能力。

第三,完善物流基础设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农村市场升级,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加大对冷链设施、农产品产地预处理设施等具有一定公益性项目的引导和财政扶持,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打造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城市商业提质升级,统筹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特色街区和商圈,提升和改善消费环境,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加快智能物联技术应用,提高数字技术在物流业全过程的渗透率,推动物流要素在线化数据化,实现物流资源的线上线下联动。统筹规划物流枢纽,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