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一碗热气腾腾的地方小吃迈向百亿级产业集群时,其背后离不开法治力量的精准护航。近年来,淮南市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淮南牛肉汤”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赋能——从普法宣传树品牌、立法引领促发展,到规范执法减负担、履约践诺优环境,通过系统性、多层次的法治实践,推动传统美食从“街头特产”向标准化、品牌化、集群化的“现代化产业”跃迁,走出了一条法治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的特色转型之路。
普法宣传树品牌。淮南市创新实施“百法百重”普法工程,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原则,落实落细普法责任清单、普法效能评估清单,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普法宣传力度。借助“豆娃说法”法治文化小使者,淮南市讲好牛肉汤市场打击商标侵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护航诚信守法经营的法治故事,营造尊商护商良好氛围,推动“法治元素 ”转化为“发展要素 ”,多渠道传递“淮南味道”。今年以来,全市先后开展专题普法 103 场次,受众5万人次。
立法引领促发展。淮南市制定《淮南市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条例》,按照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标准引领、绿色健康、品牌驱动、文化赋能、创新融合的原则,强化政策供给,推动“淮南牛肉汤”产业全链条协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淮南市配套完善牛肉汤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团体标准14 项、安徽省地方标准 1 项,完成“淮南牛肉汤”集体商标注册,助力牛肉汤实现从“小特产”到“大产业”的精彩转变。截至 2024 年底,牛肉汤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20亿元,企业数量达235家。
规范执法减负担。淮南市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对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的整治。为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淮南市拓展包容审慎监管,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执法模式,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整合率达 76.4%,免罚、轻罚案件数同比增长 4 倍,大幅减轻“淮南牛肉汤”企业负担。淮南市坚持“双向规范”,加强企业合规建设,实施“三书同达”,严查非法使用劣质变质原料、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引导企业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牛肉汤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8%。
履约践诺优环境。淮南市连续 5 年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加快实现公共政策发布、解读、申报、兑现、查询、投诉闭环运行,打造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支持“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摸排公共政策兑现不到位、协议履行不及时等存量问题30 多个,化解率 100%。全省率先运行招商引资合同协议履约监管应用系统,实现合同协议谈判、签订、存证、履行、终止“全生命周期”可视化在线监管和政企“双向监督”。2025 年,“淮南牛肉汤”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集中签约项目 29 个,总投资达122亿元。(淮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