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10-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化工产业生态圈

    摘要: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聚焦化工新材料领域,以高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抓手,积极构建开放融合的科创平台,打造协同高效的化工产业生态圈,走出了一条“传统企业不传统发展

  • 大国工匠进工地传技能

    摘要:日前,马鞍山市首位大国工匠、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轮精加工技能大师沈飞,走进中铁上海工程局三公司巢马城际铁路5标项目部,为一线技术人员传授精湛技艺,分享成长经验。“一件件车轮,凝聚着一

  • 我省出台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摘要: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补助资金使用管理,近日,省财政厅会同省民政厅出台《安徽省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着力推动福彩公益金管理更加科学、透明、高效,切实提高资金

  • 第三届安徽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歌唱大赛圆满落幕

    摘要:本报讯10月11日上午,由安徽省总工会主办、合肥市总工会承办的向“新”而声——第三届安徽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歌唱大赛决赛在合肥市工人文化宫职工剧场隆重举行。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朱颖出席活动,合肥市总

  • 我省出台两项残疾人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摘要:本报讯日前,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印发《安徽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旨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为什么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摘要:新华社北京电重大科技创新是大规模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能够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什么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期次:第8680期   

新华社北京电 重大科技创新是大规模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能够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这是完善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将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的效能,更好保障重大科技创新的顺利实施。

第一,优化组织机制是完成重大科技创新的必要保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研活动复杂性显著增加。重大科技创新具有前沿性、引领性、颠覆性等特点,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是系统性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形式,必须要有强大的组织机制。同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由原来的学习型、追赶型逐渐转变为并跑型、引领型,迫切需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以适应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中央科技委员会成立后,科技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对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强化国家层面的统筹和布局并组织推动实施,需要进一步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优化组织机制,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聚战略科技力量,调动重要创新资源,保障重大科技创新顺利实现战略目标。

第二,优化组织机制有利于提高重大科技创新的效能。重大科技创新需要大量创新资源,而创新资源是相对稀缺的。优化组织机制,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模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实现科技创新效益最大化。重大科技创新往往涉及多个部门、领域、团队和学科,优化组织机制,有利于增强创新协同性。针对不同创新任务形式,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业主制”等方式,建立起适宜的组织模式,可以系统地提升创新效率。通过优化组织机制,可以进一步促进科技产业的融合,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和经济的源头供给能力,加快成果转化,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第三,优化组织机制必须解决好重大科技创新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重大科技创新实施中还存在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转化为重大科技任务的机制不健全,多元化资源配置格局尚未形成,战略科技力量组织动员以及产学研、部门间、领域间的协同不够等问题,亟待通过优化组织机制解决。一是加强统筹布局,完善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选题方式,建立将企业、地方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项目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选择机制。二是完善科技创新全链条联动机制,建立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一体规划和部署机制,统筹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建立贯穿全链条的多部门联动实施、接力实施工作机制。三是探索建立重大科技任务分类管理组织模式,针对不同领域、目标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部门、地方、总承单位和业主单位负责实施。四是加快转变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探索建立市场驱动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实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创新主体有担当的有机统一。五是强化任务实施督查、动态调整和考核验收,设置里程碑节点,引入科技项目监理机制,强化对主责单位、专业机构监督管理。同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形成内部管理与社会监督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