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贴一次性发放到位,参保女职工在“月子”期间即可收到这份政策“红包”。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医保部门聚焦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通过政策“提优”、服务“提质”、业务“提速”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显著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提升生育保险保障能力,让政策红利精准、快速、温暖地直达参保群众。
政策“提优”,扩大保障覆盖范围
为让更多群体享受到生育保障,该市着力扩大生育津贴享受人群范围,将参加生育保险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纳入生育津贴领取人群范围。目前,该市按 8.5%费率缴纳基本医保的单位女职工、按8.25%费率缴纳基本医保的个体工商户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均能享受生育津贴待遇。此外,该市重点关注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人员生育待遇,在享受生育险报销的基础上,出台生育补助金政策,对灵活就业参保女性进行生育补助。
在津贴计发天数上,该市严格依据《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安徽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文件精神,女职工生育按 98 天计发。对剖宫产、生育多胞胎等情况,分别增加15天津贴;符合奖励政策的,再增加60 天。此外,政策门槛进一步降低。异地参保单位女职工或灵活就业人员转入马鞍山,只要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无中断且在该市连续缴费满 6 个月以上,即可在当地享受生育津贴或生育补助金政策,解除了女职工因工作流动带来的后顾之忧。
服务“提质”,增强群众获得感
聚焦群众关切,该市在服务环节做足“减法”与“加法”。
一方面,缩短享受待遇的缴费时限,将其从 10 个月减至6个月,有效缓解了因工作变动可能导致的断保风险,让更多女职工能够及时、安心地享受到生育保险待遇。另一方面,对发放方式进行重大优化改革。改变过去按月发放、需逐月查询的模式,实行生育津贴一次性全额发放至参保人员社保卡关联的银行账户。此举不仅减轻了医保经办机构每月操作的工作量,更让参保女职工能直观、一次性感受到生育津贴带来的保障,提升了政策的透明度和群众的获得感。
业务“提速”,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效率是政策落地的关键。该市医保部门依托信息化建设,大幅压缩业务办理时限。如今,符合条件的参保女职工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联网结算生育医疗费用后,医保信息平台便能自动抓取数据,自动生成可申报生育津贴的人员及待遇金额。经医保经办机构审核无误后,津贴即可直接拨付,实现了“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
同时,线上办理渠道全面畅通。参保女职工可通过“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在“生育津贴申报”模块上传材料,由经办人员后台审核,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申办。以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该市不断优化内部流程,将生育津贴审核发放时限从原来的 20 个工作日压缩至 10 个工作日以内。
这一系列“组合拳”,确保了参保女职工在“月子”期间便能享受到生育津贴,真切感受到了便捷与高效。数据显示,今年 1 至 9 月,该市已发放生育津贴 5938.5 万余元。
(杨正文朱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