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10-1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安徽新能源重卡“驶”向全球

    摘要:10月13日下午,记者跟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采访团来到位于合肥的安徽苇渡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开发、新能源重卡研发及储能技术服务,产品涵盖纯电

  • 合肥市2025年旧房装修补贴申请正式开放

    摘要:本报讯10月15日上午9时,合肥市2025年旧房装修补贴线上申请通道正式开放。符合补贴申请条件的居民,每套房最多可申请补贴1次,不超过2万元。需要注意的是,补贴资金额度有限,先申先得,用完即止。据悉,

  • 六安市多部门携手护航外贸企业“出海”

    摘要:本报讯近日,为主动应对外贸新形势新变化,六安市多部门协同发力,通过全面走访对接、强化资金支持、创新服务模式等举措,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速扬帆出海。六安成立外贸工作组,开展外贸企业需求调研,组织

  • 识五谷学惜粮

    摘要:10月15日,在亳州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亳芜小学,老师和孩子们在开展世界粮食日主题课程,了解各类粮食知识。当日,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亳芜小学开展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通过实物展示、现场讲解等方式,学习粮食知识

  • 马鞍山市生育津贴实现“一键直达”

    摘要:生育津贴一次性发放到位,参保女职工在“月子”期间即可收到这份政策“红包”。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医保部门聚焦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通过政策“提优”、服务“提质”、业务“提速”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显著优化生育津

  • 安徽首创“农业保险+”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本报讯10月1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解读发布会,重点解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农业保险+”改革作为财金协同支持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

  • 9月我国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新能源重卡“驶”向全球

   期次:第8683期   

10 月 13 日下午,记者跟随“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采访团来到位于合肥的安徽苇渡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开发、新能源重卡研发及储能技术服务,产品涵盖纯电动牵引车等。

白色流线型车身、居中驾驶位、4.5m积、CMS 内置电子后视镜、可调节超宽卧铺、车载娱乐系统……这台由苇渡科技自研的新能源智能重卡——苇渡R700 让人不自主地想要上前参观。

我们专注于新能源重卡的研发和制造,最近刚刚交付了一笔销往智利的纯电重卡订单。该公司发展负责人奚星捷告诉记者,公司自主研发的纯电重卡在总重 49 吨的满载状态下续航里程达 670 公里,第二代车型设计续航里程将突破 800 公里。截至目前企业已经在全球 17 个国家登陆了新能源重卡,同时也在重点打造跨境物流线路。

“风阻系数是新能源车一个很核心的指标。我们采用的流线型车身,风阻系数0.2755,相当于一台SUV或者跑车的风阻系数,可以有效降低能耗。”该公司发展负责人奚星捷介绍,苇渡科技在业内第一个采用了滑移的车门结构,使用了电子后视镜,更好地降低了风阻也提供更多的安全信息。中置的驾驶位能够让整个进风面变得更窄,降低风阻,也让驾驶过程中司机的视野更好。

在能耗方面,这款纯电重卡目前整体能耗约为每公里一度电。“节约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我们也致力于让物流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苇渡科技使用兆瓦快充技术,在 800 伏高压平台下,这款纯电重卡 35 分钟能够从20%充到 80%。

“我们的车大概一个多小时就能充满电,极大地提升了充电效率,物流运输中不用停歇太长时间充电。”

关于苇渡科技如何与合肥结缘,奚星捷介绍说:“企业落地合肥,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中了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布局,这里有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公司在产品关键零部件上与合肥本土企业有着密切合作。”据悉,合肥包河区已初步形成覆盖“整车——三电——智能驾驶——智能网联——零部件——后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集聚上下游企业 98 家,其中规上企业42 家,2024 年产业链总产值约 156 亿元。拥有安凯、江淮、奇瑞等整车企业,商用车板块优势突出,年产量超 10 万辆。同时,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完整,在电驱动系统领域,巨一科技产值税收转化率居行业前列,在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均有重点企业布局。

苇渡科技是园区重点培育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之一,专注于新能源重卡的研发与制造。合肥包河经开区党工 委 委 员、管 委 会 副 主 任 杨牧 表 示 ,该 企 业 在 新 能 源 重卡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方向,与包河区整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是该区推动商用车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合肥市牢记殷殷嘱托,着力打造新兴产业集聚的产业名城,始终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发展,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品牌最全、技术最先进、产业链供应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是唯一的国家层面“五试点”城市。过去一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 137.6 万辆、同比增长84.5%,在地产量居全国第一。

(本报记者 何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