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10-1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马鞍山:“口袋”连成带街角入画来

    摘要:10月12日傍晚,在马鞍山市东湖“口袋”公园,市民在休闲健身游玩。近年来,马鞍山市从城市微小空间入手,在楼宇之间,或在街头巷尾,见缝插绿、破硬复绿,并增设健身、运动、娱乐设施等,建设、改造了120多处

  • 滁州市综合施策打好碧水保卫战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滁州市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系统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市水生态环境实现持续改善。齐抓共管,助力考核水质达标。全市

  • 宣城市活用“大小多少”辩证法推动监管效能与服务质量双提升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宣城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转变执法理念,探索实践以“服务型执法”为核心,灵活运用“小与大”“多与少”辩证思维,精准施策,分类指导,有效实现执法效能与经营主体满意度双提升。小案快处,体现速度与

  • 六安市强化土地供应全链条管理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六安市全力应对土地市场下行压力,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土地供应全链条管理,保障重大项目落地,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精准把好“源头关”。坚持“总量控制、商住严控、工业优先

  • 亳州市打造“皖美消费”场景激发文旅消费新热潮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亳州市立足自身文旅资源优势,聚焦“皖美消费”场景建设,全力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点,成效显著。3个场景入选2025年度“皖美消费”皖北区域十佳消费场景。科技赋能体验链。深化“IP+场景+科

  • 太湖县深耕人民调解“责任田”守好平安建设“主阵地”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太湖县通过推动源头治理、加强组织协调、同步释法明理等方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共治,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推动源头治理,织密防控网络。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定期

  • 淮北市全力打造碳循环利用“新范式”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淮北市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契机,深耕“碳”文章,全链条打通碳循环利用“新路径”,让生态“含绿量”真正转化为发展“含金量”。今年上半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5%,绿色已成为高质

  • 宿松:“摇钱树+林下经济”激活乡村产业融合新动能

    摘要:在宿松县高岭乡双河村王岭组,工人们头戴草帽,正俯身忙碌地种植麦冬。他们的身影与薄壳山核桃、缤纷花草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乡村产业发展中经济作物种植与生态景观营造并行的繁忙与活力,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这片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安市强化土地供应全链条管理

   期次:第8683期   

本报讯 今年以来,六安市全力应对土地市场下行压力,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土地供应全链条管理,保障重大项目落地,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精准把好“源头关”。坚持“总量控制、商住严控、工业优先、公服应保”原则,科学编制市、县两级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保障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用地,稳定土地出让收入。2025 年,市辖区(不含叶集区)计划供地面积严控在1.59万亩内,为土地市场平稳运行和城市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全力推行“标准地”。落实“工业用地优先”战略,优化供应机制,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今年以来,六安市供应工业用地 41 宗、1624 亩,总成交价款1.9781 亿元,“标准地”出让率 100%,有力支撑制造业升级与招商项目落地。

按下供应“快进键”。建立高效土地供应审议决策机制,加快审批进度。今年以来,市级召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例会 8 次,审议 11 宗工业用地、28 宗划拨用地、1宗商业用地;1-8月总计供地2.53万亩,保障项目及时落地。

筑牢监管“防火墙”。依托土地市场监测与监管新系统,建立市、县两级专人动态巡查机制,健全台账,定期督导县区巡查已供地“交地、出让金缴纳、开工、竣工”等环节,压实用地责任,减少新增闲置土地,提升利用效率。 (訾源)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