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总工会针对外卖员配送中门难进、路难寻、梯难乘等诸多堵点创新实施工会干部“三到三知三解”工作,积极构建“市级统筹、区级主导、多方联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以实实在在举措打通外卖员配送“最后一米”。
徐州市总在服务新就业形态工作中积极开展到职工身边、知意见建议、及时回应解答,到职工岗位、知环境条件、亲自体验解忧,到职工家庭、知生活状况、办好实事解困“三到三知三解”工作,他们以4个主城区为试点,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研+座谈访谈”等方式,联合街道、社区、物业及外卖配送站点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共覆盖357个小区,收集并梳理出 3 大类 71 项具体问题。其中,门难进、路难寻、梯难进最为突出和普遍。
针对外卖员配送“最为拥堵的最后一米”,徐州市总工会主动牵头,联合住建、街道社区、物业及通信运营商等相关单位召开恳谈会,更换平面图、指引牌等180余个,创新引入“360 度全景地图”技术,设置二维码地图标识牌;对接移动运营商,加装信号放大器;联合各大商圈打造“小哥食堂”,推出“爱心优惠餐”。
同时,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源头保护,通过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等途径,主动加强与人大、政府法制部门、人社部门等的沟通协调,代表职工建言献策,积极参与涉及外卖员等新业态劳动者利益政策的制定。建立联动机制,搭建协商平台,发挥工会集体协商作用,组织平台企业代表、骑手代表、物业及业委会等开展集体协商,就平台计时规则、奖惩制度、小区规范管理等共商共议,优化权责,推动平台科学设置计时规则和奖惩制度。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设置醒目标识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设计方案,小区更新平面图、楼栋号、提供电梯卡等,关切新就业群体的合理诉求。
此外,围绕建会入会,强化维权服务。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将大型外卖平台代理商、服务商作为建会重点,鼓励从业人员较多的企业在行业内率先组建工会,以此带动其他代理商、服务商建会。通过提供困难帮扶、暖心慰问、学历提升、工伤探视、法律援助等服务,吸引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用好服务阵地,畅通诉求通道,发挥工会驿站作用,完善饮水充电、应急药品、休息座椅、换电等基础设施,为外卖员等新业态劳动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服务。建立“需求反馈平台”,实时收集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诉求,构建“问题收集—现场研判—分工落实—跟踪反馈”快速响应整改机制,确保问题不拖延、整改不缺位。(江苏工人报 胥明虎 林红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