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竞争压力大,如何自我调适?近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总工会“会服务·惠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进基层活动走进普陀农村商业银行,浙江海洋大学积极心理学博士汪晓阳以“职工压力管理与情绪调适”为题,为金融职场人送上“心灵解压包”。
这场精准服务,是普陀区总工会深化心理健康服务进基层的一个缩影。2023 年 7 月,职工心理健康体验中心启用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50余场,服务职工近4000人,让心理健康服务真正成为职工身边的“心灵港湾”。
近年来,该区总工会围绕职场、家庭、生活三大维度,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亲子互动等形式,为金融、海事、新业态等领域职工提供定制化心理支持。如面向长期漂泊海上的特殊群体,区总工会联合舟山市海事局沈家门海事处推出“船员压力管理与自我关怀”专题培训。心理咨询师运用“压力反应图表”
“正念呼吸练习”等工具,引导40余名船员识别压力信号。现场讲授“呼吸观察”“正念禅食”等自我调节方法,帮助船员在有限空间内建立有效的压力释放机制。
在家庭支持体系建设方面,采用沙盘游戏、主题沙龙等互动形式搭建亲子沟通桥梁。大干社区新居民工会专场活动中,35组家庭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指导下完成沙盘创作。孩子们通过摆放“甲骨文城墙”“消防局”等沙具表达内心世界,家长则通过观察与分享进行换位思考。一名参与家长感慨:“以前总觉得孩子不听话,通过沙盘游戏才发现,原来他的很多行为背后藏着对陪伴的渴望。”针对双职工家庭,工会还推出“亲子舒心茶”等趣味活动,通过茶艺体验、情绪涂鸦等环节,帮助家长与孩子在协作中增进理解。
依托职工心理健康体验中心,区总工会建立了常态化服务机制。每周五的免费咨询日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坐班,提供个体辅导、团体解压等服务;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策划开展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主题活动。中心配备的心理测评系统、VR减压设备等数字化工具,为职工提供科学化的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心理健康服务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形成长效机制。”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深化“互联网+心理服务”模式,开发线上压力自测、心理微课等数字化工具,通过构建“线上+线下”“个体+团体”“职场+家庭”的立体化服务网络,以系统化、精准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助力职工构建“工作有劲头、生活有甜头”的幸福生态。
(浙江工人日报 沈佳慧 杨雨凝 虞萧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