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学生程俊源心里格外踏实。去年,初中毕业后,出于便于就业考虑,他报名了该校电气电子班,今年5月,他所在的班级被遴选为学校与池州巨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成电子”)联合开设的“订单班”。如今,他跟着学校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系统学习实操技能,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
“企业车间环境和工作氛围都很好,课堂上老师手把手教专业技能,让我动手能力提升特别快,我就想毕业后留在巨成电子。”程俊源的想法,也是“订单班”大部分学生的共识。9 月新学期刚开始,巨成电子办公室主任何昕就专程来到学校,给同学们讲解企业生产流程、企业文化,帮大家锚定就业方向。
这种“入学即入企”的培养模式,源于校企深度绑定的合作机制。今年 5 月,巨成电子与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签订“订单班”协议,企业不仅把产线机器“搬”进校园,还定期派技术人员走进课堂,按照岗位需求定制教学内容。“以前社会招聘的员工,得培训很久才能上手,现在定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既省了人力成本,员工素质也更贴合需求。”何昕算了笔“人才账”,满是认可。
如今,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已把“订单式”培养融入办学脉络,围绕池州产业需求设置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 28 个专业,与贵池船舶工业基地以及九华明坤、安徽米西亚等重点企业共建 24 个“订单班”“冠名班”。“目前,我校共有3200 余名学生,已有近 800 名学生加入‘订单班’。”该校副校长施立刚认为,这种模式能让教学紧跟产业、人才适配岗位,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我们实训课占总课时的 70%,企业从培养源头介入,和学校共定目标、共组团队、共建课程。”施立刚说。
在学校实训课堂,电工电子专业课教师马永中正带着学生练习电路操作,现场满是“实战”氛围。“‘订单班’学生一周平均安排6节实操课,在校就能积累岗位经验,学生们成长得很快。”马永中说。
这样的培养成效,机电一体化“订单班”学生郑旭升同样感受真切。“除了上实操课,老师还利用晚自习时间带我们练技术,并经常组织大家去企业参观学习。”郑旭升说,现在他的专业技能越来越熟练,对就业充满信心。
“订单班”的创新模式,让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的招生吸引力显著提升。今年 9 月,该校在贵池区初中毕业生招生比例同比增加 1.44 个百分点,区外招生人数较去年大幅增长。施立刚表示,今后,学校将寻求政府、企业支持,共同搭建“学训赛用”一体化平台,让学生们在校能学真技术,实现毕业即上岗。同时,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持续新增贴合池州新兴产业的“订单班”,力争到2027 年实现50%的学生进入“订单班”。
(许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