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10-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璜尖乡“客货邮”融合铺就“云上便民路”

    摘要:“现在,除了安全运送乘客外,还需要在沿线各站点收取和分拣快递包裹,我不仅是驾驶员,还是快递员。”近日,黄山长运有限公司中巴车驾驶员程卫权正驾车行驶在前往休宁县璜尖乡的路上,他的车上不仅有乘客,还载着深

  • 比厨艺赛技能

    摘要:近日,2025年合肥市餐饮技能竞赛在肥西县举行,来自全市24家餐饮企业的89名选手同台竞技,比拼厨艺。徐勇/摄

  • 专家“隔空”施妙手,安徽实现双首例突破

    摘要:本报讯近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申才良教授团队在骨科远程诊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完成全省首例“5G+头戴式设备辅助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同时,还为一名复杂脊柱疾病患者实施了高效精准的远程

  • 淮南小伙捐“生命种子”为陌生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摘要:“能救人一命,是人生的幸运和缘分。”10月1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的捐献床上,来自淮南的23岁小伙胡乐杰感慨道。这一天,他在合肥完成了5年前偶然签下的那份“生命之约”,成

  • 杭埠河特大桥主墩桩基开钻

    摘要:本报讯10月15日上午,由安徽建工路桥承建的铜商高速4标项目杭埠河特大桥主墩桩基顺利开钻。这是项目推进中的关键里程碑,标志着大桥建设正式步入主桥主体结构施工的新阶段,也为未来进一步连通巢湖与肥西、服务

  • 合肥首个“彩色路口”惊艳亮相

    摘要:本报讯近日,合肥市创新大道与云飞路交叉口经过精细化交通改造后惊艳亮相,成为全市首个引人注目的“彩色路口”。这条由红、黄、蓝、白多种颜色构成的交叉口,并非只为美观,更是合肥公安交管部门为提升道路安全与效

  • 入学即入企毕业即上岗

    摘要:眼下,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学生程俊源心里格外踏实。去年,初中毕业后,出于便于就业考虑,他报名了该校电气电子班,今年5月,他所在的班级被遴选为学校与池州巨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成电子”)联合开设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隔空”施妙手,安徽实现双首例突破

——安医大一附院完成5G+头戴式设备辅助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和远程患者会诊

   期次:第8685期   

本报讯 近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申才良教授团队在骨科远程诊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完成全省首例“5G+头戴式设备辅助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同时,还为一名复杂脊柱疾病患者实施了高效精准的远程会诊,判断病因并制定手术方案。这两项全省首例的突破标志着该院在骨科智能化和远程化临床应用方面持续领跑国内。“5G+头戴式设备辅助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面向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腰椎骨折患者。借助5G 高速网络与头戴式高清设备,申才良教授团队远程操控骨科机器人完成精准定位与手术操作。

相较于传统远程手术模式,此次手术系统实现了多方面升级:不仅摆脱了手术室内大量专用设备的部署依赖,简化了术前准备流程,还进一步“解放”了专家双手,使其更专注于手术本身。头戴设备支持4K至8K高清影像实时回传,使远程专家能通过第一视角清晰掌握手术细节,极大提升了操作的精确性与沉浸感。

该技术的落地,使专家能随时随地开展远程手术指导与临床会诊,打破患者必须亲赴远程会诊中心的限制,真正实现“医患零距离”的高效诊疗。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也为青年医师提供了沉浸式学习平台,通过佩戴头戴设备,实时观摩提升手术技能。

据记者了解,自 2017 年 12 月成为全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牵头单位以来,安医大一附院已累计开展机器人辅助手术逾 3500 例,临床效果显著。2019 年,该院先后获批“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示范培训基地”,并牵头建成安徽省首个骨科手术机器人5G远程治疗中心。

近年来,该院持续获得国家与省级层面多项支持:2021年,获批工信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5G 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治疗;2022 年,联合中国电信建成“5G 骨科机器人创新实验室”,还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课题;2023 年,成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5G+骨科机器人联盟单位”;2024 年,获批安徽省“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培训基地。

截至目前,安医大一附院已为全国 11 个省市160 余名学员提供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培训。未来,该院将继续深化 5G 与骨科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创新,助力安徽省乃至全国骨科医疗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赵丽媛 葛鹏 本报记者 余珊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