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事前告知清晰,一次检查到位,没耽误生产,还帮我们指出了规范方向,这样的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近日,黄山市某企业负责人对当地推行的“综合查一次”改革竖起了大拇指。这一创新执法模式,是黄山市破解传统多部门分头执法“重复检查、多头跑腿”难题的关键举措,并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由黄山市司法局牵头推进的“综合查一次”改革,始终遵循“能合尽合、应减尽减、当严必严”核心原则,从源头为企业松绑减负。改革对全市 2135 项单部门入企检查事项进行系统性整合,优化形成 392 项联合检查事项,整合率高达 81.6%,并与“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计划深度协同,从制度层面压缩检查频次。今年 1-9 月,全市通过该模式开展入企检查仅 953 次,较去年同期减少 2060 次,降幅达 68.4%,企业迎检负担实现实质性减轻。
制度创新是改革落地的坚实保障。黄山市在全省率先出台《黄山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十条工作指引”》,并入选省级典型案例,为改革提供标准化遵循。在此基础上,一系列创新机制相继落地:“备案统筹+联合检查”机制实现执法资源高效整合;“预约式”行政执法指导服务让企业从容应对检查;“综合查一次+N”融合监管模式推动执法与服务深度融合;最新研拟的实施方案推动改革从“减少干扰”向“赋能发展”全面升级,让监管不仅“不添乱”,还能“帮发展”……
在监管方式上,黄山市坚持精准施策、刚柔并济,并创新推行“信用+监管”模式,依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让监管资源向高风险领域集中,对诚信企业“无事不扰”。在执法实践中,黄山市建立“三书同达”机制,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和合规建设提示书,助力企业及时纠错、合规经营。同时,全市大力推广柔性执法,公布 19个执法领域263 项“两免一减”清单及11 个领域110 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理免罚、轻罚案件 16.9 万件,让经营主体真正实现“轻装上阵”。
完善的监督体系为改革护航。黄山市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 12345 便民服务热线联动机制,高效办结涉企执法诉求咨询 2884 条,实现企业诉求“件件有回应”,并设立21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10个涉企检查监测点,选聘 54 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构建起“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协同监督格局,确保执法权力规范运行。
“联合检查减掉的是不必要的负担,增加的是发展信心。”受访企业经营者的心声,道出了黄山“综合查一次”改革的核心价值。既保持监管力度、守住合规底线,又彰显服务温度、赋能企业发展,这一创新模式正持续擦亮黄山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与市场的积极回应。(黄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