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11-1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瓜蒌架下好“丰”景

    摘要:11月13日,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益明家庭农场瓜蒌地,村民在采收成熟的瓜蒌。近年来,含山县铜闸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农场+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瓜蒌种植产业,推广瓜

  • 社区里的“幸福味儿”

    摘要:本报讯日前,在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渡槽村,工作人员柴礼明正耐心指导半失能老人王克俊进行手部康复训练,鼓励其坚持练习以实现自主用餐。这一场景,是裕安区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的一个生动写照。年近八旬的

  • 淮北矿业工程处“青春大讲堂”首课开讲

    摘要:本报讯“那些扛着钢带、攥着锚杆的日子,不仅练就了我的耐力,更沉淀出煤矿人必备的严谨……”11月12日下午,在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处首届“青春大讲堂”的讲台上,获得“太原煤科杯”2025年煤炭行业工

  • 持续“织网兜底”增进民生福祉

    摘要:家门口就业增收,公益课堂点亮童年,“文化大餐”送到身边,“安全网”越织越牢……近年来,桐城市青草镇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安全发展上持续发力,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让群众的获得感、

  • 萌娃学消防安全伴成长

    摘要:近日,在合肥市三孝口消防救援站,来自合肥市直属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正在学习消防知识。11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合肥市三孝口街道联合市直属机关幼儿园组织孩子们走进三孝口消防救援站,在消防指战员带领下,通过

  • 古村无案的“治理密码”

    摘要:“连续三年零刑事案、零信访件,2025年以来零治安案,十个月仅接报6起求助类警情!”地处皖鄂边界、与三乡镇接壤的安庆市宿松县趾凤乡团林村,凭借这份平安成绩单,成为乡村治理的“皖西南样板”。这座古村如何

  • 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发展赋能增效

    摘要:今年7月下旬以来,池州市青阳县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让“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成为执法服务常态,实现执法效率和服务效果双提升。10月31日上午9点半,青阳经开区内的安徽广宇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迎

  • “金钥匙”开启善治“幸福门”

    摘要:“红背篓”背起老人的幸福晚年,“皖美和姐”和解身边事,“工会驿站”织密新就业群体“暖心网”……在黄山市屯溪区,基层治理落于细微,兴业乐业梦想启航,智慧韧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一幅宜居安居的新图景愈绘愈美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钥匙”开启善治“幸福门”

   期次:第8705期   

“红背篓”背起老人的幸福晚年,“皖美和姐”和解身边事,“工会驿站”织密新就业群体“暖心网”……在黄山市屯溪区,基层治理落于细微,兴业乐业梦想启航,智慧韧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一幅宜居安居的新图景愈绘愈美。

“之前有住户在绿化带种菜养鸡,现在大家改种花了,环境焕然一新,我们心情都变好了。”屯溪区万贯家园中苑小区居民朱长云对此由衷点赞。

曾经,黎阳镇龙山社区 8 个安置小区长期存在绿化带“脏乱差”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黎阳镇闻令即动,亮出“解忧金钥匙”:召开居民代表沟通会、党建共建联席会,“把脉会诊”精准锁定症结,创新推出“共享花园”项目。随即,“联动治理”高效运转:动员党员、群众、物业公司等多方参与,引入黄山市泽仁社工组织提供专业规划。居民自发成立“美丽龙山服务队”等 3 支志愿队伍负责花园维护,实现安置小区环境从“杂草丛生”到“整洁有序”的转变。

近年来,屯溪区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助力基层治理项目,以“联创共建、红色物业、智慧驱动、多元共治”四种试点模式,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建立“单位包网格”“支部联网格”“干部联楼栋”工作机制,依托“杭黄党建联建带”等平台,推动社区党组织开展跨区域、跨领域结对。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建设,以“一网统管”工作为基础,建强小区(网格)党支部,推进物业服务行业党建工作。深化数字赋能,整合链接皖事通、12345 热线、昱城公益等平台资源,建设智慧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行小区(网格)“一人综管”机制,充分发挥“网格议事会”“红色议事厅”等在居民自治中的作用,定期协调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清晨,按照“爱心洗衣坊”微信工作群里的通知,屯溪区昱东街道水心亭社区的志愿者来到 91 岁独居老人孙翠芳家中,将老人需要换洗的衣物和被褥一件件换下来,然后带至“爱心洗衣坊”洗涤。

在屯溪区各商圈,一座座“十五分钟”工会驿站内,饮水设备、电冰箱、应急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正成为户外工作者的温暖港湾,将基层治理延伸至经济的毛细血管。

一幕幕动人场景的背后,跃动着“小巷管家”“红背篓”“幸福照相馆”等特色鲜明的治理项目,一把把“暖心金钥匙”正开启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之门。

近年来,屯溪区通过织密组织体系、健全联调机制、创新民主形式,结合“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推深做实具有屯溪特色的“1+9+X”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出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探索形成“老街小巷管家”“戴震路百人巡访团”等特色治理品牌,让治理效能不仅在数据上提升,更写在百姓的笑脸中。

从流光溢彩的商圈到精密运转的工厂流水线,屯溪区将优质的基层治理源源不断转化为驱动个体成长、赋能区域发展的“兴业金钥匙”,积蓄城兴人旺澎湃动能。

今年以来,黄山昱见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黄山万舜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当天便办理了不动产权证。

“原本以为办理不动产权证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想到当天就能拿到证,这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黄山万舜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储翔对完成今年生产任务充满自信。

一个个经营主体落地生根、梦想开花,背后是屯溪区将营商环境优化融入治理基因的系统工程:开展“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锻造专业服务队伍;健全“区领导+要素部门+驻企专员”服务体系,完善从招商到投产“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体验客“问诊”营商环境制度。扎实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深入企业面对面收集问题建议,落实涉企诉求说“不”提级管理。

当“痛点”成为精准施治的革新起点,当“烟火气”在秩序与温度中升腾,当“近悦远来”在共治共享中生动演绎——屯溪区正以善治“金钥匙”解锁群众“幸福密码”。(程梦君)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