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在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渡槽村,工作人员柴礼明正耐心指导半失能老人王克俊进行手部康复训练,鼓励其坚持练习以实现自主用餐。这一场景,是裕安区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的一个生动写照。
年近八旬的文良福曾因意外摔伤卧床,家庭陷入困境。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后,为他添置了护理床、轮椅等适老用品,还安排护理人员定期照料。对此,文良福的老伴许光霞感激不已,说:“晚年生活有人疼、有人管喽,真好!”在渡槽村,被老人们称为“小棉袄”的朱克勤,负责对接的 4 户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均已完成适老化改造,让老人居家生活更安全舒心。
裕安区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有效推进,得益于精准的制度设计。据介绍,为确保改造贴合老人需求,该区构建了“需求评估、方案制定、规范实施、监管问效”全链条工作机制。工作人员逐户走访排查,详细了解老人在助行、助浴等方面的需求,建立“一户一档”;改造实行“一户一案”,做到“应改尽改”,可选项目尊重老人意愿,提供个性化选择。
在质量监管方面,裕安区同样毫不松懈。施工完成后,需经过老人确认、第三方验收以及相关部门督查。同时,施工方张贴服务及售后联系卡,让老人和家属更安心。
今年,裕安区持续加大养老服务投入,安排家庭养老床位645张,为1158户老人提供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不仅改善了老人的居住环境,更温暖了老人的心。如今,越来越多困难老人在裕安区实现“居家养老有尊严、生活照料有保障”,这场暖心工程正不断彰显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厚度。(廖小川 程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