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11-2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从“濒危鸭”到“国保鸭”:一只巢湖麻鸭的十六年逆袭路

    摘要:“嘎,嘎,嘎……”冬日的清晨,白霜覆盖着金色的田野,在合肥市庐江县泥河镇的沙湖牧业保种场内,声声鸭鸣划破乡村的宁静。成群结队的巢湖鸭或在碧波中嬉戏,或在岸上踱步,成为一道灵动的风景。这群看似普通的麻鸭

  • 萌娃巧手迎小雪

    摘要:11月20日,巢湖市含山县铜闸镇塔岗幼儿园开展“指尖冰雪迎小雪”手工实践活动。课堂上,老师通过讲解小雪节气的习俗与特点、制作雪人、剪雪花等形式,提升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感受传统节气的魅力,迎接小雪节气的

  • 安庆:空中巡查+AI”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精准管控

    摘要:本报讯近日,安庆市城区部署了两套“大疆无人机机巢”系统,建成“安庆市生态环境无人机巡航场”体系,成功打造了“空中巡查+AI”污染防控新模式。该机场巡航场通过精心设计自动巡航线路,兼顾监测站点(断面)干

  • 马鞍山创新“音乐节+招聘”模式提升人才招引精准度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马鞍山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探索开展“音乐节+招聘会”等新形态、新模式,着力拓宽招才引智渠道,精准搭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对接平台,实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互促共进。

  • 我省“三类住房+三项改造”筑牢住房保障网

    摘要:本报讯日前,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始终把住房保障摆在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我省住房保障工作,主要涵盖“

  • 我省量子产业“从无到有”形成全国领先集群

    摘要:本报讯日前,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近年来,我省在量子未来产业领域锐意突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量子科技与产业中心建设已全面启动,其发展成就可概括为“四个持续”。产业技术创新取得持续突破。在“九章”

  • 摘要:邮发代号:25-36全年定价:216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订阅电话:0551-69115927宣传企业成就传播工会声音讲好职工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三类住房+三项改造”筑牢住房保障网

   期次:第8709期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始终把住房保障摆在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我省住房保障工作,主要涵盖“三类住房”和“三项改造”。

我省加大“三类住房”精准供给力度,包括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公租房方面,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城镇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对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依申请应保尽保。“十四五”期间,累计建设筹集公租房14.52万套,其中发放租赁补贴13.98万套。自2024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申请公租房一件事”改革,全省 16 个地级市实现公租房申请“一网通办”,上线以来累计办结申请2.3万件,办理时限大幅压缩,群众体验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各地通过新建、收购、改建、改造和盘活闲置住房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加大低租金、小户型或宿舍型的保障性住房供给,并将发放租赁补贴作为补充。“十四五”期间,全省实物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26.52 万套(间),发放租赁补贴 14.89万户,助力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在城市安居乐业。

前面两种类型的保障性住房都是配租型。2024年,国家新增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主要解决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引进人才的基本住房需求。目前,全省各市已出台配套管理办法并建成轮候库,制定统一规范配售条件和标准,合肥、淮南两市率先启动试点,已建设筹集4500余套。

此外,为扎实推进“三项改造”,我省有序实施棚户区、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这三项民生工程、安居工程,“十四五”以来,累计开工筹集棚户区安置住房44.1万套,消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危旧房1.25万套,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51个、建设筹集安置房5.2万套,共帮助130多万城镇居民告别了“脏乱差”的居住环境,显著改善了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

下一步,我省将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不断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服务水平,推动全省住房保障工作品质更优、效能更高、覆盖更广。(本报记者 何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