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以来,安徽省全面落实国家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要求,围绕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力推进多元化技能评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统筹谋划 整体推进
安徽省以服务劳动者就业创业为着力点,以完善多元评价体系为抓手,将技能人才评价与技能人才培养统筹结合,出台“1+3+1”配套政策,覆盖职业资格评价、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各方面,涵盖评价实施各环节。在推进多元化技能评价过程中整体协同发力。职业资格评价把握“稳”,做好宣传引导,确保水平评价类存量人员应考尽考,如期完成衔接收尾任务;技能等级认定聚焦“紧”,设计备案模板,优化工作流程,落实周调度、月通报制度;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突出“严”,实行考核项目目录管理,严格征集开发流程,规范考核发证程序。同时强化统筹调度,多次召开省级行业座谈会和系统推进会,研究政策制度设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目前,全省已备案认定机构136家,职业工种达1300个,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的认定体系。
聚焦重点 精准施策
我省在全国较早出齐企业、技工院校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认定实施办法,初步形成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政策框架。一是以企业为主体,全面推行。去年9月,我省启动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11月在马钢集团首发企业自主评价技能等级证书,同步实现员工兑现待遇、企业领取补贴,社会反响强烈;12月全面推行企业自主评价,探索在企业范围、职业工种、服务对象等三个方面进一步放开,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2019年,全省25家大中型企业开展试点,评价认定6200余人,培养新技师600名。二是以技工院校为基础,强力推动。突出技工院校主体专业优势和特色,逐步培育技工院校承载当地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主阵地功能。去年,江汽集团公司委托下属技师学院开展认定工作,202人取证并兑现待遇。三是以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为依托,稳慎推进。精准对接服务,落实属地责任,防止备案监管“两张皮”。全省已申报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单位,经备案的可在登记注册地开展试点,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仅在系统内开展服务。发挥全国首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指导新华教育集团建立16项内控制度,2020年4月9日,发出全国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首批技能等级证书。
加强指导 优化服务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明确职能定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编制备案指导手册,推送认定方案范本,为备案单位提供“一对一”服务。对暂无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工种,鼓励先行先试,指导行业组织和用人单位对标开发行业企业评价规范,建设完善自有题库。持续简环节、优流程、压时限,归并简化一次性备案程序。将疫情防控期间行之有效的服务举措转化为日常服务规范。加强监管,厅本级立项建设技能人才评价监管服务系统,优化评价备案、考评督导等模块,实现全省集中、一网通办。加强考评人员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