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8-2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习近平在听取军队参与防汛救灾情况汇报时强调:发扬连续奋战作风,切实完成防汛救灾后续任务。◆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全国政协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提案督办

  • 夜巡京沪高铁

    摘要:立秋之后,“秋老虎”接连发威。连日来,我省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多地气温超过35℃。“按照作业计划,8月18日0时30分至4时30分,我们继续到京沪高铁滁州段进行轨道板防胀巡查!”8月17日21时38

  • 应对高温“烤”验全力“汗”卫清凉

    摘要:连日来,我省出现35℃以上持续高温,开启“烧烤”模式,用电负荷也急剧攀升。±1100千伏古泉换流站是昌吉-古泉±1100千伏直流工程的受端换流站,作为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自7

  • 暑运战高温

    摘要:连续多日的高温天气让人有点透不过气,8月17日8时53分,合肥市气象台变更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当天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机坪上的工作人员正在头顶烈日,忙着保障暑运。自进入暑运以

  • DIY蛋糕迎“七夕”

    摘要:8月20日,在合肥市建材三厂生活区老年活动中心,一对夫妻展示为对方写的祝福。“七夕”将至,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谐美好家风,当日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开展“DIY蛋糕迎‘七夕’,相约相守共甜蜜”主

  • 庐江石大圩堵口复堤战犹酣

    摘要:“合闸,送电!”8月20日,在庐江县石大圩溃口现场,国网庐江县供电公司进行试送电。至此,7台10千伏箱式变电站、24台10千伏柱上变压器台成套设备和8000米低压电缆等应急物资均已安装到位,从而有力保

  • 这个暑期“建”证温情时刻

    摘要:本报讯这个暑期,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开展“反”探亲、“小候鸟进工地”和“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等活动,让“小候鸟”们不再孤单。8月20日,由民政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共同指导、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

  • 工匠大师手把手教徒

    摘要:为充分发挥工匠大师的品牌效应,加速推进矿井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以来,中煤新集口孜东矿组建了四个工匠大师工作团队,定期在大师工作室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创新、导师带徒等活动。图为全国技术能手曹学涛正在大

  • 我省首个就业创业人才服务超市开张

    摘要:8月20日,求职者在阜阳市就业创业人才服务超市自助查询网办服务区内利用电脑查询招聘信息。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好的就业创业服务,安徽首个就业创业人才服务超市在阜阳市清河西路投入使用,目前正处于试运营阶段。求

放大 缩小 默认

庐江石大圩堵口复堤战犹酣

   期次:第7419期   

“合闸,送电!”8月20日,在庐江县石大圩溃口现场,国网庐江县供电公司进行试送电。至此,7台10千伏箱式变电站、24台10千伏柱上变压器台成套设备和8000米低压电缆等应急物资均已安装到位,从而有力保障了电力抢险的顺利进行。

自8月10日以来,国网庐江县供电公司紧急调配党员突击队战高温、斗酷暑,始终战斗在石大圩排涝工作现场,开展立杆、架线、安装配变工作,让党旗在抗洪保电第一线高高飘扬。“目前我们已经组立31根电杆架设27台配电及JP柜和变压器的引下线。下一步,准备安装10000米电缆,确保在石大圩围堵之前保证电力供应。”庐江电力安装分公司线路项目部经理陈发良介绍。

为了早日抢排积涝,让受灾群众尽快重返家园,国网庐江县供电公司在第一时间上报省、市公司物资部,请求启动紧急省内市、县物资调配模式。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打赢抗洪保电这场硬仗,助力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庐江电力安装分公司经理陈名友说。

与此同时,石大圩堵口复堤工程全力推进。笔者在现场看到,打桩机正舞动着长臂,将一根根粗壮的拉森钢板桩打入堤坝的溃口处,为堵口复堤做好前期准备。

“这块拉森钢板桩主要作用是起到一个阻水的作用,后期会形成一个临时的围堰。”安徽水安集团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汪亚鹏介绍。

受洪水冲刷,石大圩溃口长度目前已达124米。为了尽快堵口复堤,建设单位第一时间调集钢板运输船、打桩船、打桩机等专业设备,并针对水下发现不明障碍物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及时提出对策。

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心监理工程师章瑶表示,首先安排潜水员下去查明情况,一旦条件成熟后将迅速对钢板桩进行填土、抛石,为石大圩圩堤提供坚实的防洪保障,也为圩区灾后重建奠定基础。“虽然过程中有一些困难,我们也会集合公司的力量,尽快地完成这个工程,让老百姓尽快地回家,重建家园。”安徽水安集团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汪亚鹏说。

(钱良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