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8-2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无人矿车”驶进百年矿山

    摘要:矿山兴起5G热,智慧制造正当时。近日,随着首批2台无人驾驶矿车在和尚桥采场开始作业,标志着拥有上百年开采史的宝钢资源马钢矿业南山矿智慧制造重点项目——“和尚桥采场基于5G技术的无人驾驶矿用卡车项目”正

  • 光盘行动贴在心上

    摘要:近日,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迅速行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光荣、杜绝浪费、文明就餐”宣传活动,让光盘行动成为自觉行动。图为8月24日,志愿者在职工食堂的每张餐桌旁贴上“光盘行动、反对浪费”的爱心贴。

  • “一盔一带”宣传保安全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引导驾乘人员规范使用安全头盔,近日,合肥市瑶海区胜利路街道凤凰桥社区组织辖区志愿者和中小学生,配合交警在寿春路与胜利路交通路口开展“一盔一带”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发放

  • 冰爽绿豆汤送到岗位

    摘要:8月25日,金隆铜业公司生活服务人员正在往绿豆汤内添加冰块。这些冰凉爽口的绿豆汤每天8时之前就会被送往各现场生产岗位,随时供职工饮用,为职工消暑降温。高温天气以来,该公司组织人员,每天凌晨熬制新鲜绿豆

  • “班组微课堂”为你充电

    摘要:“变电站母线电压质量会影响供电的可靠性,如何提高母线电压质量……”8月24日,国网巢湖市供电公司调度控制运行班人员在“班组微课堂”进行业务交流。国网巢湖市供电公司工会组织开展了“班组微课堂”活动,在教

  • “健康大礼”送给农民工

    摘要:“我是一名来自河南的钢筋工,出来打工这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做免费体检。医生们热情地给我做了检查,心里感觉很温暖,也感到自己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尊敬。”8月20日,中铁四局市政公司芜湖市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

  • 项目食堂文化,从“俭”开始

    摘要:“小王呀,你这可不行,哪有这么吃鸡蛋不吃蛋黄的,蛋黄的营养也很高呀。咱们以前连白面馒头都吃不上,现在条件好了更不能这么浪费粮食呀!”项目队长李山影的一番话让年轻的技术员小王红了脸。8月20日早上,发生

  • 机修工:背着水壶划线抱着“火炉”下料

    摘要:8月24日早晨,还不到7时,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机修钳工班的师傅们已进入作业区,他们想趁着早晨凉快多干一点,尽早完成制作任务。8月23日下班前班组接到通知,公司新开工项目急需预埋件,要在月底前完

  • 满足遗产处理需要促进家庭温馨和睦

    摘要:继承,关系着自然人死后财富的传承,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1985年制定的《继承法》早已与当今国情不相匹配,为此,民法典对继承制度作了完善。那么,民法典有关继承方面的规定有哪些亮点呢?概括式规定遗产范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修工:背着水壶划线抱着“火炉”下料

   期次:第7423期   

8月24日早晨,还不到7时,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机修钳工班的师傅们已进入作业区,他们想趁着早晨凉快多干一点,尽早完成制作任务。

8月23日下班前班组接到通知,公司新开工项目急需预埋件,要在月底前完成制作任务。为确保按时完成制作任务,就连不会操作电焊和气割的新进学员秦海峰、张德恩也被安排帮忙打下手,敲敲焊渣、搬搬材料。

大伙把电焊机、氧乙炔等工器具搬到作业区,摆放到工位。起重工指挥吊车、货车运送制作所需的铁板和钢筋。

7时30分,准备就绪,6名钳工背着水壶进入作业区,开始在铁板上画线。画线工具除了尺子、石笔之外,还多了一块半张A4纸大小的塑料垫板。铁板露天存放,连日暴晒,手指挨上就被烫得“弹”了回来。他们想出办法,用小塑料板垫在胳膊肘上,避免和铁板“亲密接触”。除此之外,用的石笔长度比往常的要长近一半,这是为了防止手指离铁板太近,烫得心慌,影响尺寸精度,特意用小竹片捆绑在石笔上。

“还是钳工点子多!”大伙称赞防烫办法妙,谁知话还没落音,钳工陈师傅嚷道,他刚画好的线,不见了!其他几个师傅仔细一看,自己画的线有好几处已模糊不清了。咋回事?

原来是额头滴落的汗珠落在画线上,把线给冲洗掉了!铁板温度高,汗珠蒸发得快,没注意到。

大伙拎来凉水,放在旁边,让他们洗洗脸上的汗水,肩膀上搭条毛巾,隔几分钟擦一把,不给汗珠滴落的机会。画好12块铁板的线,钳工挪到东院墙附近继续画线,腾出位置给火焊工气割下料。

8时20分,开始下料。气割下料先要用小火在切割处加热,铁板变成了红色,调整割刀气量,喷出1寸多长的天蓝色火焰,带着哨音的火焰犹如锋利的宝剑,削铁如泥,火花四散,20厘米厚的铁板被切割成了豆腐块。

为防止被四散的火花烫伤,火焊工的工作服、鞋子都是皮革材料的。耐火布料缝制的连体帽,保护头和脖子不会被烫伤,鞋子上还套上特制的鞋套,防止火星钻进鞋子里。烈日炙烤,怀抱“火炉”,工作服不透气,汗水“憋”在工作服里,排不出来,身上奇痒无比。

班组其他员工搬来了6台电风扇,对着火焊工的后背吹,人是凉快些了,但没法工作了。电扇吹出的风把割刀喷出的天蓝色火焰吹得东倒西歪,下的料弯弯曲曲。秦海峰想出了个点子,让火焊工调整工位,背对着背,中间留1米左右的间隙,两端放电风扇,后背都能吹到风,也不影响切割。大伙直夸赞他脑子灵主意多。

一会儿,每个火焊工面前下的料堆成小山似的,秦海峰和张德恩“登场”,先清除压板毛坯焊渣,运到电焊作业区,让电焊工拼装焊接。他俩嫌皮革手套捂得慌,换上布手套,结果被烫得龇牙咧嘴,只好重新换上。刚下的料温度在60摄氏度以上,他俩正准备泼水降温,被副班长叶小海制止了,说是泼水后材料会变脆,强度降低。

清理焊渣得用小铁锤用力敲打,秦海峰和张德恩穿的是夏季工作服,汗水浸透后,紧紧贴在身体上。体温加上日晒,衣服被烘干了,出汗再浸透,反反复复,工作服上留下一块块汗斑。(夏忠)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