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早晨,还不到7时,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机修钳工班的师傅们已进入作业区,他们想趁着早晨凉快多干一点,尽早完成制作任务。
8月23日下班前班组接到通知,公司新开工项目急需预埋件,要在月底前完成制作任务。为确保按时完成制作任务,就连不会操作电焊和气割的新进学员秦海峰、张德恩也被安排帮忙打下手,敲敲焊渣、搬搬材料。
大伙把电焊机、氧乙炔等工器具搬到作业区,摆放到工位。起重工指挥吊车、货车运送制作所需的铁板和钢筋。
7时30分,准备就绪,6名钳工背着水壶进入作业区,开始在铁板上画线。画线工具除了尺子、石笔之外,还多了一块半张A4纸大小的塑料垫板。铁板露天存放,连日暴晒,手指挨上就被烫得“弹”了回来。他们想出办法,用小塑料板垫在胳膊肘上,避免和铁板“亲密接触”。除此之外,用的石笔长度比往常的要长近一半,这是为了防止手指离铁板太近,烫得心慌,影响尺寸精度,特意用小竹片捆绑在石笔上。
“还是钳工点子多!”大伙称赞防烫办法妙,谁知话还没落音,钳工陈师傅嚷道,他刚画好的线,不见了!其他几个师傅仔细一看,自己画的线有好几处已模糊不清了。咋回事?
原来是额头滴落的汗珠落在画线上,把线给冲洗掉了!铁板温度高,汗珠蒸发得快,没注意到。
大伙拎来凉水,放在旁边,让他们洗洗脸上的汗水,肩膀上搭条毛巾,隔几分钟擦一把,不给汗珠滴落的机会。画好12块铁板的线,钳工挪到东院墙附近继续画线,腾出位置给火焊工气割下料。
8时20分,开始下料。气割下料先要用小火在切割处加热,铁板变成了红色,调整割刀气量,喷出1寸多长的天蓝色火焰,带着哨音的火焰犹如锋利的宝剑,削铁如泥,火花四散,20厘米厚的铁板被切割成了豆腐块。
为防止被四散的火花烫伤,火焊工的工作服、鞋子都是皮革材料的。耐火布料缝制的连体帽,保护头和脖子不会被烫伤,鞋子上还套上特制的鞋套,防止火星钻进鞋子里。烈日炙烤,怀抱“火炉”,工作服不透气,汗水“憋”在工作服里,排不出来,身上奇痒无比。
班组其他员工搬来了6台电风扇,对着火焊工的后背吹,人是凉快些了,但没法工作了。电扇吹出的风把割刀喷出的天蓝色火焰吹得东倒西歪,下的料弯弯曲曲。秦海峰想出了个点子,让火焊工调整工位,背对着背,中间留1米左右的间隙,两端放电风扇,后背都能吹到风,也不影响切割。大伙直夸赞他脑子灵主意多。
一会儿,每个火焊工面前下的料堆成小山似的,秦海峰和张德恩“登场”,先清除压板毛坯焊渣,运到电焊作业区,让电焊工拼装焊接。他俩嫌皮革手套捂得慌,换上布手套,结果被烫得龇牙咧嘴,只好重新换上。刚下的料温度在60摄氏度以上,他俩正准备泼水降温,被副班长叶小海制止了,说是泼水后材料会变脆,强度降低。
清理焊渣得用小铁锤用力敲打,秦海峰和张德恩穿的是夏季工作服,汗水浸透后,紧紧贴在身体上。体温加上日晒,衣服被烘干了,出汗再浸透,反反复复,工作服上留下一块块汗斑。(夏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