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0-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交通运输部: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发送旅客6211.5万人次。◆八天长假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欧洲研究报告称今年全球经济萎缩4.4%。

  • 定向招工促进淮河行蓄洪区贫困劳动力就业

    摘要:本报讯 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为推动淮河行蓄洪区贫困劳动力尽快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尽快通过就业增收脱贫,安徽省近日举办淮河行蓄洪区贫困劳动力定向招工专场招聘会,共组织167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

  • 书香伴假日

    摘要:早上9点,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的洪丽已经在小区附近的紫园城市阅读空间里找到了座位坐下,准备好好利用假期的时间复习注册建筑师考试。   “从家出发,骑车5分钟就到了。这里环境好

  • 休宁:文化为魂“活”旅游

    摘要:本报讯“今年我家孩子读高一了,专程带她来参观状元博物馆,就是想让她知道‘中状元’背后的艰辛。”10月7日上午,来自合肥的洪品良在科考展窗前接受采访时说,“通过了解科考制度和休宁状元故事,让我女儿深刻明

  • “双节”长假,他们坚守岗位……

    摘要: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中国宝武马钢长材事业部广大一线职工依然昼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克服品种更换频繁的困难,取得了“班产保日产、品种保节点”的好成绩。图为10月7日下午生产现场。陈刚/摄 &

  • 集体婚礼共享甜蜜

    摘要:10月2日,由阜阳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联合主办的一场以“牵手月季花海、爱在大美阜阳”为主题的传统中式集体婚礼在该市阜合产业园区颍淮花园内举行。参与活动的新人们统一穿着喜庆中式婚礼服装,先后进行行拜

  • 怀宁:“四模式”提升园区非公党建工作质效

    摘要:本报讯今年以来,怀宁县聚焦园区非公党建工作质效提升,积极探索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机制,以“四模式”破解非公党建工作中的堵点、重点、难点、支点等问题,不断提升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党建+党校”模

  • “人在岗”更需“心在岗”

    摘要:中秋国庆“超长假期”渐行渐远,大家又回到各自工作岗位上,由“假日状态”进入“工作模式”,抖擞精神再出发,尤其是今年遭遇新冠疫情的干扰,2020年所剩时间不多了。这个时候,更需要强调“人在岗”,更需“心

  • 铁路等部门积极保障旅客顺利返程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记者樊曦)8日,国庆长假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铁路、民航等部门加大运力投放,强化安全管理和出行服务,积极保障旅客顺利返程。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10

放大 缩小 默认

休宁:文化为魂“活”旅游

   期次:第7448期   

本报讯“今年我家孩子读高一了,专程带她来参观状元博物馆,就是想让她知道‘中状元’背后的艰辛。”10月7日上午,来自合肥的洪品良在科考展窗前接受采访时说,“通过了解科考制度和休宁状元故事,让我女儿深刻明白‘不下苦功等不来’的道理。”

十月的国庆小长假,慕名来到休宁状元博物馆的远方游客络绎不绝。众多来自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游客,大都带着孩子们一同感受“中国第一状元县”的文化魅力,学习体会“敢于争先、勇夺一流”的状元精神,期盼孩子们能发奋学习,金榜题名。

在休宁县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由祥源集团与隐寓书院联合策划组织、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国风逍遥齐云游”活动,将齐云山国庆之旅迅速转型升级,火速升温爆棚。书院的师生们穿着汉服吹箫、舞蹈、抚琴,在山水间还原汉风古韵的生活场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与此同时,景区内太极、古典舞、围棋对弈等互动性参演活动,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

淮南游客花子健说:“我来齐云山多次,今天看见导游也身着汉服、手执纸扇,站在霞客古道旁向各地游客讲述徐霞客两次登临齐云山的故事,这种生动表达让大家更为‘走心’地探游齐云。”

连日来,齐云山推出了天街拜月、霞客探道、清风茶会、山水清音、山房静坐等9大情景剧演绎活动,汉文化的展示不仅增添了游客旅游过程中的兴致和情趣,还让游客在纵情山水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策划开展‘汉文化’活动,目的就是让游客玩的内容更丰富,游的意义更深远。”齐云山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梅岭介绍说,“在旅游过程中体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自信的过程。”

“十一”小长假的休宁,千年黄村、梦里祖源、星火石坑等一批美丽乡村旅游点,主推徽州文化和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了四方来客徜徉山水古村,品味大美徽州;新安源头、山水岭南、世外白际等一批原生态旅游风景区,主打生态文化和养生文化旅游产品,迎来了八方宾朋共享生态文明,共筑人与自然的和谐。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根”。今年以来,休宁县把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与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千方百计提供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和高质量服务,既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又促进了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真正在旅游复苏中实现了安全和发展的“双胜利”。(黄俊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