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0-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做优秀的合作者

    摘要:“值班室已清扫,门把手、电脑、沙发、桌椅等已消毒,请放心使用。”这是同事小史在疫情期间值班交班时,在单位工作群上的简要汇报,并上传一张整洁的值班室图片。而其他值班人员纷纷效仿,交值班形成认真严谨的模式

  • 幸福的“三养女人”

    摘要:一天,闺蜜问我:“你是‘三瓶女人’,还是‘三养女人’?”“三瓶女人”指的是年纪轻轻是花瓶、人到中年是醋瓶、人老色衰是药瓶的女人。“三养女人”指的是修养、涵养和保养都不错的女人。认真思考后,我说:“平心

  • 憨厚传家远

    摘要:我的母亲一生勤劳善良,宽厚待人。尽管识字不多,却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她常说“憨有憨福”,“憨厚传家远”。上过私塾的父亲打小就告诫我们:“人做善事,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上世纪70年代,多年不孕的大姐终

  • 父亲的父亲的“成绩清单”

    摘要:陪父亲聊天,谈起往事,父亲长叹了口气,说:“我活了60多岁了,也没啥成绩,可以说是一事无成。瞧你王叔和张叔,年轻时出去闯世界,挣下了一份家业留给儿孙们,真让人羡慕!”父亲脸上流露出失落的表情,显得更苍

  • 难忘三线厂的岁月

    摘要:不久前,几个亲如兄弟的老工友相聚,酒过三巡,我们念念不忘地谈起三线厂时的岁月。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秋天,我们这些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召唤,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时,我怀着满腔热血,来到一个正

放大 缩小 默认

憨厚传家远

   期次:第7449期   作者:□谢伟

我的母亲一生勤劳善良,宽厚待人。尽管识字不多,却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她常说“憨有憨福”,“憨厚传家远”。上过私塾的父亲打小就告诫我们:“人做善事,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上世纪70年代,多年不孕的大姐终于有了孩子,她带着保姆和孩子一起从外地回到娘家。恰好乡下表姐趁着农闲来县城采购物品,顺便在我家小住。当表姐收拾东西准备回乡下时,突然发现采购完物品后剩下的十元钱不见了。那个年代十元钱,对一个有固定收入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是一个农民,她要卖多少粮食才能攒下十元钱呀!表姐老实木讷,只流泪不说话。中午父亲下班回来听说了此事,大姐提出去询问保姆,父亲不许。母亲把垂头丧气的表姐喊来,父亲面带笑容告诉表姐:他在下班回来的路上,正好捡到十元钱。年少的我对表姐的钱失而复得特别高兴。后来我才明白,父亲哪里捡到了钱,不过是老一辈人为人处事有讲究,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愿让他人伤心难过。

其实我家并不富裕,人口多,底子薄,母亲无正式工作,姊妹五人,两个下放农村,二哥和我在校读书,只有大姐上班成家了。普通职员的父亲每月还要从不多的薪水中,拿出一部分赡养祖母,多亏母亲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虽是粗粮咸菜总算能够填饱肚子。

我上小学的时候,一位多年不曾走动的乡下远亲来城里找父亲帮忙。他家年过三十的儿子终于定了亲,但女方家索要彩礼单中有一辆自行车。那时自行车要凭票购买,只有吃商品粮的城里人才有机会分得一张购物票。原本遇事不肯张口,一个很要强的农村汉子,为了儿子的婚姻大事,不得不拉下脸来求人。已是儿女成群的父亲,深知他的难处。寻思片刻,诚恳地对他说:“我刚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骑了十多天,如不嫌弃权当贺礼送给新人……”

小时我们住的大院中搬来一位孤寡老人,她人老话多,不讲卫生,大人孩子大都不待见她。可我的母亲却常分派我给她送吃的,闲暇时还为她缝补衣服,换洗被褥。母亲常说:“人都有年老的一天,对待长者必须尊敬,不可怠慢。”

憨厚传家远。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们虽然很平凡,却用最朴实的话语,言传身教,引导儿孙们做一个善良宽厚的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