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0-2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百日安全”宣讲进基层

    摘要:日前,中煤新集公司一矿工会组织协安女工走进基层区队,开展“百日安全”宣讲活动。该矿工会以有奖竞答和歌曲等形式,向广大职工宣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寓教于乐中增强职工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助力四季度安全生产。

  • 做好绿化养护好过冬

    摘要:为迎接秋冬季节到来,合肥包河区城管局道路绿化管理科从绿化补植、施肥、修剪等方面入手,全面做好冬季降温前的绿化养护工作,通过涂白、裹干等方式,为乔灌木穿上“厚衣”。倪青毛娴静/摄

  • 阜阳机场开通新航班

    摘要:10月25日,由中国联航执飞,航班号为KN2357的波音737-800飞机停靠在了阜阳机场的停机坪上,这标志着惠州-阜阳-烟台航线正式通航运行。惠州-阜阳-烟台是阜阳机场2020年冬航季新开辟的航线之

  • 11月1日起四种“合肥通”卡开始年审

    摘要:为贯彻落实合肥市政府相关惠民政策,并依照“合肥通”卡办理使用相关规定,合肥城市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将从11月1日起,启动2020年“合肥通”低保成人卡、残疾人卡、伤残军人卡及军队离退

  • 员工被移出单位微信群是否属于违法解除合同

    摘要:案例何某于2016年3月入职某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为了方便沟通,公司建立了微信群,全体员工均需加入该群。2019年6月5日,何某与人事主管吴某因工作意见不同在微信群里发生争执,当天下午下班后,吴某将何某

  • 晨光里的供电抢修人

    摘要:10月23日清晨5时30分,国网宿松县供电公司孚玉供电所抢修班值班人员朱帅接到报修电话,孚玉镇翼祥路的陈先生家突然停电了。抢修人员洪玉明和王夕刚驾驶着橘黄色的电力抢修车立即赶往现场,此时天际微露鱼肚白

  • 点亮工地上的黎明

    摘要:10月26日凌晨3时30分,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香甜的梦乡里,李红梅的闹钟已经“嘀铃铃……嘀铃铃……”地响了起来。十月的绍兴,气温不低,但凌晨还是带着萧瑟的寒意。李红梅披上大衣,裹上围裙,开始了新一天的

  • 高铁“探路者”:追星伴月不言苦

    摘要:“陈青武您好,DJ8693次已叫班,叫班时间2时22分,出勤时间是2时52分,请守时!”“陈青武收到!”10月26日凌晨,上海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动车段合肥南动车检修所公寓里,悠扬的音乐伴着清脆的女

  • 黎明,劳动乐章已奏响

    摘要:陈青武与工友确认已调车信号,准备出发。

放大 缩小 默认

晨光里的供电抢修人

   期次:第7462期   

10月23日清晨5时30分,国网宿松县供电公司孚玉供电所抢修班值班人员朱帅接到报修电话,孚玉镇翼祥路的陈先生家突然停电了。抢修人员洪玉明和王夕刚驾驶着橘黄色的电力抢修车立即赶往现场,此时天际微露鱼肚白。

10分钟后,他们到达了陈先生家,陈先生一看到他们便焦急地说:“孩子读高三,我正在为孩子准备上学的早餐,就停电了。这时候早餐店还没开业,孩子没地方吃饭,你们可要赶快修好电呀!”洪玉明打开电表箱仔细检查,发现是电表箱里空气开关损坏。更换空气开关后,陈先生的家中恢复了光明,陈先生高兴地说:“谢谢你们!你们抢修的速度没说的!”

孚玉供电所抢修班有9名员工,他们负责孚玉镇城区内所有配电线路、设备及4万余户低压居民用户的事故抢修工作。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刮风,还是下雨……哪里有用电需求或出现线路故障,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今年以来,抢修班对辖区供电范围内出现的故障进行了2900余起抢修,其中发生在凌晨的抢修不在少数。

10月20日4时许,宿松县下着大雨,裕民路部分居民家中突然停电。孚玉供电所抢修班员工接到报修电话后,立即驱车赶往故障点——110千伏孚玉变10千伏三角34线钱家山变压器台。抢修队员来到发生故障的变压器台前,借着手电筒的强光,开始查勘分析故障具体情况。经过仔细检查,队员们判定此次故障是跌落保险高压熔丝和低压开关设备线夹烧坏造成的线路停电。

大雨如瓢泼一般,雨水顺着抢修队员的雨衣领口流了进去,混合着汗水浸透了他们身上的衣服,但是没有人停下手中的工作。拉下开关,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后,抢修人员开始了紧张的抢修工作。密集的雨线打在抢修队员们的身上,雨衣上溅起的水花勾勒出他们一个个忙碌的身形。清晨5时10分,抢修队员合闸送电,裕民路恢复了正常供电。早起冒雨晨练的李先生说:“想不到下这么大的雨,你们也来抢修,给你们的职业精神点赞!”

抢修班负责人朱旺德告诉笔者,在七八月份抗击洪涝灾害期间,平均每天有10起抢修集中在清晨。队员们往往晚上抢修回来只能休息几个小时,清晨又要冒着暴雨前去抢修,保障人民群众用电安全。

“抢修工作不分昼夜,忙起来连休息时间都没有,更谈不上陪伴家人、照顾孩子了。尽管我们失去了一些和家人团聚的时光,但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无数需要急用电的家庭送去光明,再苦再累也值了。”

(沈新荣)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