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1-1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五联工作法”激发共治新活力

    摘要:参与防汛抢险、慰问捐助、律师送法进村居、党员下沉基层提供法律服务……今年以来,青阳县积极顺应工作发展新趋势,以创建“红色律所”党建联盟为抓手,坚持“组织联建、队伍联管、活动联办、服务联送、品牌联创”工

  • 多措并举促就业让群众端稳“饭碗”

    摘要:本报讯11月7日上午11时30分,怀宁县经济开发区银球轴承有限公司里,结束了一上午工作的工人们正在陆续离岗。此时,忙碌了一上午的机床已经“休息”,何世祥正在做最后的保养。何世祥是怀宁县三桥镇金闸村人。

  • 安全用药进校园

    摘要:11月11日,淮北市烈山区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青谷小学开展安全用药进校园宣传活动。工作人员现场进行科普宣传解读,重点讲解用药安全常识和正确服药方法,向学生们发放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手册,让学生们了解安

  • 高铁建设者中的“后浪”们

    摘要:“今天上午精气神很足,浑身是劲,验收工作也顺利完成,感觉很轻松。”10月22日,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杭深铁路苍南站改扩建工程项目工程部技术员李德生说。就在前一天晚上,李德生和他的两名同事为了站房验收工作准

  • “你的满意就是我的追求”

    摘要:“从方诚来上托管班以后,小家伙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比以前进步多了!由于我们夫妻俩都在申洲针织有限公司上班,平时也无暇辅导孩子作业,加上周六公司经常需要加班,多亏了托管班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们也可

  • “三代工匠”的硬核人生

    摘要:陶贵:从“十佳新人”到“新集楷模”“34年,可以让一个人青春不在,但是34年的坚持,却让一份简单的工作不再平凡”。作为中煤新集公司“十佳新集人”“新集楷模”“安徽省劳动模范”、全国煤炭优秀区队长,陶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代工匠”的硬核人生

老、中、青“三代工匠”,不一样的岗位,不一样的技能,不一样的经历,却都有一样的硬核人生。

   期次:第7474期   

陶贵:从“十佳新人”到“新集楷模”

“34年,可以让一个人青春不在,但是34年的坚持,却让一份简单的工作不再平凡”。

作为中煤新集公司“十佳新集人”“新集楷模”“安徽省劳动模范”、全国煤炭优秀区队长,陶贵是上个世纪80年代来到新集参加工作的。在工作的34年里,他始终践行公司“争创一流、敢闯敢试、自我革新、砥砺进取”的发展理念,始终严谨勤奋,坚持在生产一线。

2007年,陶贵担任刘庄煤矿综安队队长。“不适应变化是淘汰之人,适应变化是平庸之人,超越变化是成功之人。”在工作中,陶贵创新了“大坡度、超高、反坡安装支架”技术,为矿井反坡安装积累了丰富经验。之后,陶贵大胆使用“掩护式支架撤除工艺”,又接连创下圆班安装12台液压支架的全国记录。他的创新方式既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又增加了安全可靠性。“工作中,他不但勤于钻研,精益求精,还创新开展了亲情教育、感情交流、热情对待、激情奋进‘四情’管理法,极大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伙儿都亲切地喊他为陶大哥。”跟他工作多年的技术员许辉满怀感激地说道。

曹学涛:从业务小白到技能大师

2020年10月15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人选公示,新集公司口孜东矿固定队机工班长曹学涛入选。

从业20多年来,曹学涛始终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敢于啃“硬骨头”,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技术大拿”,精通抽、压、提、排等大型矿用设备的维护工作。

2017年,曹学涛领衔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项目攻关、技改创新和“传、帮、带”教学活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项,主持技改创新项目30余项,培养出生产技术骨干40余名,解决了日常工作中一个又一个难题,为矿井做好安全生产服务的同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他的努力,曹学涛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安徽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其本人也先后获得“江淮工匠”“江淮杰出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吴扬:从金牌员工到金牌师傅

现年30多岁的吴扬是中煤新集刘庄煤矿通防区监测班长。工作的时候,他始终背着七八斤重的工具包行走在地下近800米深的巷道中,一边从事瓦斯、一氧化碳等传感器的安装、调试、维护工作,一边负责及时排除遇到的故障。

2016年8月,吴扬参加了集团金牌员工争霸赛,荣获“金牌员工”,并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

对待工作,吴扬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他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他取得成就的法宝。

“细节!细节!细节!”吴扬不仅要求自己,也要求他所带的徒弟们注重细节。工作11年间,他始终坚持严谨细致,始终坚守在监测电工岗位,也用他的严格和坚持,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监测电工,实现了从普通职工到金牌员工,从金牌员工到金牌师傅的华丽转身!“前辈们前30年的奋斗取得了非凡的业绩,我们更要肩负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奋力接上,把他们精益求精的精神传承下去,把他们的初心和匠心传承下去!”吴扬感动地说。

(代宜喜)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