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墙”前,小观众们正在查看感兴趣的文物
近日,蚌埠市博物馆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驻留,散发着远古气息的文物正在走进大众视野,与参观者近距离“互动”。博物馆里上新的“神器”——“互动展示魔墙”前更是聚集了很多小朋友,他们好奇地点击着屏幕上不断出现的文物图片,不时发出赞叹声。
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清代同治三年长江水师提督银印、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瓷盖罐……“魔墙”屏幕上正滚动着琳琅满目的文物珍宝,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十几位观众正拿着手机与巨屏幕进行互动。有的在“魔墙”前根据瓷器的年代、器型等不断滑动着各种图片,搜索相关推荐照片;有的在放大高清图片,阅读年代、尺寸、来源等图文信息;还有的在扫描二维码,将罕见文物图片下载到手机做成桌面。
市民李先生是一位资深博物馆观展爱好者。“以前到博物馆看展,要拿着相机对着文物拍半天,为了了解相关文物的信息听解说,现在‘魔墙’就可以将高清图片、搜索等集成在一起,想了解所有信息,点几下屏幕就解决了。每一件文物都有不同角度的照片,从顶部、底部、侧面等多角度放大观察文物的局部。”李先生说,对于文博爱好者,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物。
“很漂亮的耳坠,想不到古代做工这么精细。”市民陈女士随手点开了一张耳坠的图片,屏幕上随即显示出该文物的年代、规格等信息。
很多文物因为“藏在深闺人未识”,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利用。“数字化博物馆”打破了游客与博物馆之间的时空界限,让文物信息“飞出大院”,让文物内涵“浮出水面”。“这是我馆数字化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充分发掘馆藏文物特色,提升文物资源展示开放力度,才能让观众满意。”蚌埠市博物馆馆长季永表示,这面可动可点的屏幕正是蚌埠市博物馆结合互联网技术推出的全新数字展示平台——“魔墙”,能同时满足多名观众手写查阅、搜索浏览。站在“魔墙”前,观众会被面前不断涌现的文物图片所震撼。如果对哪件感兴趣,只需轻轻一点,就可以欣赏这件文物的细节和文字介绍。此外,这块“魔墙”还提供了检索功能,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检索到相应的文物资源。集中展示馆内500多件精品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专属的二维码,面对心仪的文物,观众还可以在屏幕上点赞。下一步,该馆将继续推动馆藏文物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讲好蚌埠的文物故事。(何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