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至2019年,全省市场主体户数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率达20.29%。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80.38万户,其中企业165.84万户,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了110.34%和155.59%。“十三五”以来,我省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先手棋,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市场准入便利化程度大幅提高。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大幅简化,“证照分离”改革深入推进,“五十七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推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全面实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目录由60类压减至10类,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从194项压减到137项,成为长三角审批事项最少省份。
此外,我省大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持续改善市场消费环境,人民群众的消费满意度不断提高。
《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颁布,12315“五线合一”全面完成,全省12315累计接处消费投诉举报咨询200多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5亿元。
眼下,加强对冷链食品的追溯管理是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安徽省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已完成测试调试,于12月10日上线试运行。该平台采取“首站赋码、进出扫码、一码到底、扫码查询”的管理模式,与国家平台全面对接,对进口冷链食品在我省流通开展追溯管理,从而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同时,省市场监管局就平台的推广应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安徽省内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证所生产经营的进口冷链食品实现可追溯。从事进口冷链食品进口贸易、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服务的生产经营者及第三方冷库、储备商品冷库等相关服务提供者,自12月10日起开始应用“安徽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完成注册工作。截至12月14日,全省9868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部注册上线。
(本报记者 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