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连跨3万亿、4万亿、5万亿三个万亿台阶,本外币存款余额连跨4万亿、5万亿、6万亿三个万亿台阶,金融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7类、198家,保险市场主体128家,证券公司2家、证券分公司70家、证券营业部290家,期货公司3家、期货分公司6家、期货营业部36家,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1102家,全省种类齐全、覆盖城乡、服务有效的金融供给体系总体形成。
与此同时,我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全省信贷投放年均增速14.64%。截至10月末,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273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10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由2015年末的8102亿元增加至1.74万亿元,增长114.76%;全省涉农贷款余额由2015年末的8503.67亿元增加至1.59万亿元,增长87.06%。“十三五”以来,金融扶贫工程成效显著。全省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投放382.9亿元、累计服务101.4万贫困户。截至10月末,全省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域贷款余额14516.48亿元,较“十三五”初增长142.97%;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贫困县县域贷款余额6729.12亿元,较“十三五”初增长182.13%;贫困革命老区县域贷款余额4567.3亿元,较“十三五”初增长156.27%。全省扶贫开发县域共有境内上市企业2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7家;全省国家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共有境内上市企业4家、在审和辅导备案企业6家,形成了资本市场助力脱贫攻坚“安徽上市企业集群”。全省共开发“深贫保”等防返贫致贫保险产品99个,累计支付赔款20.24亿元,受益人口125.44万户。
(本报记者 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