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母亲节,5 月 8 日,合肥市包河区城管大队组织女队员话家常,聊心事。她们不仅在生活中扮演着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等多重角色,而且在工作岗位上以特有的细腻与温情,坚韧与担当,支撑起城市管理的半边天,为城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多彩芳华。
唠叨也是一种爱
随着“五一”小长假的结束,包河区城管大队王婧家的两个孩子又重新回归了校园生活。她一如既往地催起床,问午饭,盯网课。“对待孩子和工作,我都省不下心,也总是停不下自己的唠叨。”王婧笑着说。
作为办公室主任,王婧在接待日常投诉时会进行法律知识普及,购置办公用品时会叮嘱品质要求、确认送货时间,管理考勤时还会嘱咐队员们按时打卡。她每天不厌其烦地念叨着,像照料自家的孩子一样时刻关注着身边的同事:有队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口罩不够用,“我这儿有新的你先拿着,你们还有谁口罩紧张的,这两天先坚持一下,队里买的口罩过几天就到了。”有队员制服扣子掉了,“怎么衣服纽扣掉了,你先换下来,我给你找针线包缝上。”有队员家里有事要调休,“你先和队长说,填一张请假条。”
再怎么细致工作都不为过
“名字,身份证号……损坏房屋承重结构,根据物业管理规定……”提交处罚决定书之前,包河区城管大队执法监察室主任张明明拿着《询问调查笔录》逐项逐条核对,负责着查违案件卷宗的录入和整理归档。但凡经她手的卷宗,不论案件大小,她都会像给孩子检查作业那样一字一句毫不马虎。
张明明办公室的桌上、柜子里摆放最多的是各类案件卷宗。“她常说一份案卷最能体现一名城管队员的责任心。动辄近百页的案卷,她总能仔细看完,认真把关。”在同事看来,张明明业务精湛,是城管战线上公认的标兵,是系统内的法律业务骨干。
张明明的严谨不仅有效提高了工作精度,还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大家在张明明的带动下也自觉端正了卷宗书写态度,尽力将每一份法律文书填写得字迹端正、内容清晰、法条准确。
工作和家庭一样也不能落下
骆岗街道城管办的陆婷自休完产假复工后,就成了一枚不停旋转的“陀螺”。夜晚,因为孩子尚在哺乳期,陆婷无法好好休息,只能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尝试读懂孩子的各种需求。
白天,在工作岗位上,陆婷更是忙得团团转——处理投诉件、传报信息、保障后勤、申报星级中队等任务令她应接不暇,经常加班加点,时常忽略了孩子。为了更好地兼顾工作和家庭,陆婷请长辈把孩子带到单位,利用工作间隙给孩子哺乳。如此一来,单位的打印室成为了陆婷的临时哺乳室,可她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在做内勤的同时,陆婷还兼任了垃圾分类宣传组的组长。她经常带队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多次担任“垃圾分类进校园”宣讲活动的负责人。为了让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感兴趣,她结合垃圾分类知识,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图文形式,精心制作宣讲 PPT、编制脍炙人口的歌谣、设计趣味游戏。每到一个学校,她的耐心讲解和亲切笑容,总能收获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经常亲切地称呼她为“城管妈妈”。
活动现场,笑声、掌声不时响起,气氛热烈而温馨。女队员们在倾诉中分享感触,在交流中发现共鸣。她们只是城管战线众多“母亲”的缩影,也许没有亮丽外表,也许没有丰功伟绩,但她们一肩两担,亦柔亦刚。(李玲玲 王东莉 本报记者 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