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5-1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收入有门路脱贫有出路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宿松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精细谋划、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从根本上帮助困难群众找到致富门路。“我大学毕业一年后就回乡创业搞中药材种植,从最初的一两亩地发展到200多亩。”宿

  • 打造全国首例特高压密集通道5G应用

    摘要:本报讯近日,国网安徽信通公司稳步推进池州九华特高压密集通道5G创新应用规划建设工作,为特高压输电线路智能运维与5G技术的融合打下基础。池州九华特高压密集通道西起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东至青阳县新河镇,通

  • 技能培训促妇女就业

    摘要:今年以来,含山县人社局联合同心职业培训学校举办育婴员技能培训班,培训老师通过PPT、婴幼儿仿真模型以及情景模拟等形式,将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员们了解和掌握育婴工作人员必备知识和就业技能,助力

  • 感恩母亲节情系城管人

    摘要:为庆祝母亲节,5月8日,合肥市包河区城管大队组织女队员话家常,聊心事。她们不仅在生活中扮演着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等多重角色,而且在工作岗位上以特有的细腻与温情,坚韧与担当,支撑起城市管理的半边天,为

  • 孙疃矿:“修旧市场”风靡全矿

    摘要:“今年五一,正好轮到我值班。从5月1日开始到3日,我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之外,只要有空余时间,就来到修旧市场加工井下防火钻杆车螺丝。这东西需求量很大,我没事就跑来,能多加工一个是一个。”淮北矿业集团孙疃矿

  • 学史力行办好职工暖心事

    摘要:本报讯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皖北煤电恒源煤矿后勤部在发出学习“动员令”的同时,广大党员在学史力行上下功夫,为职工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和好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吹响了“实践令”的号角,为企业高质

  • 翟银建:为扶贫助困“钻牛棚进猪舍”

    摘要:作为阜南县农业农村局动物疾控中心的一名畜牧师,翟银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过硬的专业技术为广大养殖户和贫困户服务,积极推广畜牧养殖技术和先进养殖模式,为全县脱贫攻坚和畜牧业转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他曾先后获得

放大 缩小 默认

宿松县

收入有门路脱贫有出路

   期次:第7589期   

本报讯 近年来,宿松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精细谋划、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从根本上帮助困难群众找到致富门路。

“我大学毕业一年后就回乡创业搞中药材种植,从最初的一两亩地发展到 200 多亩。”宿松县白崖寨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贺志伟向笔者介绍,石斛扶贫产业基地通过务工、入股、代种代养等方式,带动 48 户贫困户人均年增收4000元。

洲头乡金坝村地处长江冲积带,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金坝村种植葡萄 3500 亩、草莓 200 亩、观赏苗木800亩,其他经济作物800亩。葡萄总产720万公斤,产值约6500万元,亩纯收益是当地传统农业的8倍。

北部山区隘口乡小圩村,原来被人称作“七山一水一分田,半亩道路和家园”,贫穷一度困扰着乡亲们。如今,小圩村瓜果飘香、四季花开,春有桃、夏有荷、秋有桂、冬有枫,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购物,村民门乐开了花。

同时,该县推广“四带一自”“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在山区,以油茶、茶叶、休闲旅游为主;在丘陵区,以油茶、特色林果、优质畜禽养殖为主;在沿湖及洲区,以蔬果种植和稻渔综合种养为主。

据宿松县扶贫办相关领导介绍,该县累计投入 2.8亿元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 15 万余亩,建有油茶苗圃基地1个;万亩以上的油茶乡镇6个,其中发展油茶产业11个。70个贫困村实现特色产业项目全覆盖。(吴根权)

H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