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村里家家都开始酿米酒。把淘洗干净的糯米在凉水中浸泡半天,再沥水冲洗一遍,放到笼屉上蒸熟,冷却后,拌入酒曲,装进土坛子里密封,置于屋角。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加减坛子外围褥子的厚薄,让米酒发酵时保持恒温。大约一个星期出酒后,掀开坛口加入适量清水,再密封三五天,米酒就酿成了。
奶白色的米酒香甜浓郁,酒中的米入口即化,深受孩子们喜爱。
寒冷的冬夜,窗外风雪交加,一家人围着火炉,每人吃上一碗热乎乎的米酒汤圆,想想就心生暖意。
除夕晚上,孩子和大人一起守夜熬福。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母亲们回到厨房,重新生火煮一锅米酒汤圆,一家人每人喝上一碗。孩子们小脸喝得红扑扑的,暖暖和和地钻进被窝,进入梦乡。
正月家里来人拜年,酒席往往能吃到半夜,酒足饭饱之余,喝上一碗米酒汤圆,既解酒又解腻。
母亲善做糟鱼。我们都不太会吃鱼,易被鱼刺卡住喉咙。母亲就提前把鱼放在米酒里腌制半月软化鱼刺,待吃的时候取出,或蒸或煮,这时的鱼味道鲜美,还伴有米酒的香甜。
家酿米酒大都没有酒精度,但有时加入酒曲过多,或是加水太少,或是发酵时间长了,或是不可知的原因,米酒就有了酒精度,而我们又不知道,往往吃一碗米酒汤圆就醉了。大人们见着捧着碗呵呵傻笑的孩子,笑着说 “这孩子醉了”,然后张罗孩子上床睡觉。
我也有过喝米酒醉的经历,晕乎乎的,感觉自己像羽毛一样轻盈,双脚一跳,就会飘到半空中。
真希望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正睡在老家的床上,阳光洒满窗棂,窗外喜鹊喳喳叫,有亲戚拜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