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1-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携手同行共绘大董村振兴蓝图

    摘要:本报讯1月17日下午,“万企兴万村”帮扶共建座谈会在界首市邴集乡大董村会议室举行。界首市总工会、天能集团、宝业瑞祥、吕长明清真食品、安徽咱家田生态农业、省总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及部分党员群众参加了活动。

  • 合作社红火群众笑开颜

    摘要:“春节就要临近了,很多顾客通过网络下单,今年的订单比往年多了近三成,最近大家都在抓紧时间加工香榧,满足顾客的需求。”近日,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樵山村党总支书记汪卫国说,自从成立了曙樵香榧合作社,不仅带动

  • 便民出行暖春运

    摘要:1月16日,淮南南站服务台前,客运员李娟(右)为旅客提供便民服务,赠送春联、虎年饰品。据悉,今年春运期间,淮南铁路部门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助力春运旅客出行的同时,努力实现“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

  • 池黄铁路黄山段首榀箱梁“出架”

    摘要:本报讯1月17日上午,在由皖赣铁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池黄铁路3标现场,随着黄山制梁场预制的首榀箱梁稳稳架设在焦村特大桥0号—1号桥墩的垫石上,标志着池黄铁路项目

  • 志愿服务助春运

    摘要:1月17日,为期40天的2022年全国春运正式启动。合肥市汽车客运总站把好进出口关、门禁关、检票关,助力疫情防控。同时,该站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莹雪志愿服务班”为龙头,组织志

  • 小发明发挥大作用

    摘要:本报讯“有了这个新设计,我们省心多了,也省事多了。”在中铁上海局一公司材料厂,工管部技术主管郭德才正在向工人们介绍焊接胎具在膺架立柱加工中的质量控制技术与应用。膺架在桥梁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它的负载主

  • 交警同行护春运

    摘要:1月17日是2022年春运首日,合肥市庐江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全体警员全力以赴打好春运安保攻坚战,确保春运安全有序,旅客平安健康出行。图为,交警装扮“春运首发车”。罗君/摄

  • 党建引领创先争优

    摘要:2021年,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工会围绕当好职工“娘家人”这一理念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实践,通过丰富文体活动、搭建职工风采展示平台等系列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有效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党建引

  • 学全会精神汲奋进力量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一段时间以来,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采取自主学习、集中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题学习,引导广大青年干部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 杨庆:技术工人的“诗与远方”

    摘要:“杨老师来了!”在临涣焦化公司,职工们一提起杨庆,心中对他是既敬畏,更敬佩。敬畏的是,他对电气设备有着一双“火眼金睛”,看出毛病来就会要求返工。敬佩的是,杨庆是“安徽工匠”“相城杰出工匠”“淮北矿业集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庆:技术工人的“诗与远方”

   期次:第7763期   

“杨老师来了!”在临涣焦化公司,职工们一提起杨庆,心中对他是既敬畏,更敬佩。

敬畏的是,他对电气设备有着一双“火眼金睛”,看出毛病来就会要求返工。敬佩的是,杨庆是“安徽工匠”“相城杰出工匠”“淮北矿业集团工匠大师”,只要他出手,必属精品。

37岁的杨庆,是大伙儿眼中的楷模,但杨庆见了谁都很谦虚,他说:“我始终是技术工人。”画图、接线、编写程序、诊断故障……作为技术工人的杨庆无不做到精准。但凡遇到解决不了的电气故障,杨庆一来总能“药到病除”。

凭借着“十八般武艺”,杨庆先后荣获 2012 年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第二名,2014 年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第一名,并在2015年参加全国煤炭行业维修电工比武中,一路过关斩将取得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从集团第一到行业第一,杨庆拿了无数荣誉,但他始终不忘作为一名“工匠”的初心。

“小时候我想当科学家,很遗憾没有实现。但是我很庆幸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做同样有意义的事。”2019 年,杨庆来到临涣焦化,参与机电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自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说,既然组织相信自己,那自己必须用实绩来证明。

来到临涣焦化的第一天,行李还未安置妥当,杨庆便跟着工作人员奔赴一线开展调研,熟悉工艺系统流程,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两个月时间里,杨庆查阅了公司范围内近十年各类设备发生过的电气问题,仔细梳理故障原因,逐条编订管控措施,大到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小到各类警示牌的颜色、规格、尺寸,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完善。他认为,任何细节,只要牵扯安全生产,都要力争做到完美,否则就是隐患。

面对繁琐的电气维修工作,“杨老师来了”就像是一颗“定心丸”。曾经,休班在家的杨庆接到电话,甲醇二期循环水过滤器反洗装置无法使用,初步判断为触摸屏故障,但更换触摸屏后仍不起作用。他立刻驱车赶到公司,现场查看后,发现装置出现故障是因为PLC内部一处重要模块损坏,需要重新更换调试。维修现场,一台电脑,一把螺丝刀,一根编程电缆,普普通通的几件工具,他便轻轻松松解除了故障。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他还不忘向同事讲授要点,“这类故障处理起来不难,关键在于‘脑中思路、手上功夫’,考验的是基本功、细心和精准度。”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杨庆深知,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从本质上提升设备安全运转水平,必须培养更多的“技术能手”。

2021年,在公司党委的支持下,杨庆依托自己的工作室,创新开办电气作业人员实操培训“小班制教学”,每个班参培人数控制在 15 至 30 人,对他们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手把手”的教学,教学包含电气基础技能、PLC 编程、DCS 培训等多门课程。“我要把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年轻人,让他们尽快成长为企业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他将一身技艺悉数相授。

为了激发学员的学习劲头和创新热情,杨庆还定期组织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每一个好想法、金点子,并对操作性强、实用价值高的项目开展群创,为公司解决了一大批制约性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三年,杨庆所带的学员进步明显、收获颇丰,其中,10人在集团公司及以上技术比武中取得佳绩,荣获集团公司表彰;3人在安徽省应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殊荣。“杨庆工作室”也收获了“淮北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荣誉。

如今,在生产一线,杨庆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查看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指导学员现场操作。

“诗和远方,不仅存在于诗人浪漫的想象里,也存在于脚踏实地的行动里。”杨庆说,自己的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与关怀,用实际行动诠释感恩和担当、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人才,便是自己当下的“诗”和眺望的“远方”。(黄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